宮保雞丁是川菜里面的最常見叫座率最高的一道菜,有雞丁、辣椒和花生米等炒制而成,鮮嫩的雞丁配合酥脆的花生米,其味道香辣酸甜,最利于開胃下飯。
這道菜說起來跟我們山東也有點淵源,據說這道菜是清朝的大臣丁寶楨發明的,而這個丁寶楨,曾經是我們山東巡撫。
據傳,他對烹飪很有研究,他喜歡吃雞肉和花生米,在山東就任時,家丁為其制作“醬爆雞丁”,丁大人非常喜歡。
后來丁寶楨出任四川巡撫,丁寶楨將其家丁帶到四川,每每待客,就讓家丁制作這道私房菜,因其味道鮮美,客人稱贊不已。又因丁寶楨當時曾被加封太子少保,去世后又被封贈太子太保,被尊為“丁宮保”。為紀念丁寶楨,這道菜就被命名“宮保雞丁”了。
丁寶禎原籍貴州,同治年任山東巡撫,光緒年任四川總督。在山東就任時發明“醬爆雞丁”,四川就任時將其發揚光大,所以這三家都爭奪這個菜的所有權。作為一個山東人,我怎么也覺得似乎是在山東時發明的這點更重要呢!不過,貌似川菜館子做的更多,也更名正言順些。
山東這地方這道菜也確實很盛行,酸菜魚、麻辣魚之類的大紅大紫的川菜我們只能偶爾消受,但是像這樣的酸甜微辣的菜,卻是懶劉的最愛,配上一碗米飯,將其連汁拌和到一起,那家伙!一氣能吃好幾碗呢!他要是不胖貌似都沒天理呢!
原料:
雞胸脯肉兩塊,大蒜兩瓣,大蔥兩根,花生米100克左右,花椒、辣椒酌情,淀粉、生抽、醋、胡椒粉、料酒、糖、鹽適量,彩椒酌情(可省略)。
1、雞胸脯肉切一厘米見方的丁,放入淀粉、料酒、鹽、白胡椒粉抓勻腌制10分鐘。加淀粉可以使雞肉滑嫩,所以要將其裹勻。酌情的意思就是憑自己喜好,因為炒菜時還要加鹽,所以這里少放即可,放多了有損雞肉的鮮嫩味。(圖1)
2、大蔥切小段,我喜歡吃里面的大蔥,所以放了兩根。你也可以酌情哈。(圖2)
3、炒鍋放油,涼油就放入花生米,小火輕輕攪拌,會聽見噼噼啪啪的爆聲,待爆聲漸弱,花生米變色,就可以出鍋了。晾涼備用。(圖3)
4、蒜切末,辣椒切斷,水、淀粉一勺、生抽一勺、醋2-3勺、鹽少量,糖少量攪拌均勻備用。(圖4)
5、炒鍋放油,燒熱,放入辣椒段和花椒和大蒜末煸炒,放入腌好的雞丁,炒散。(圖5、6)
6、放入大蔥,略略攪拌。(圖7)
7、倒入調好的料汁攪拌均勻,中火收汁。(圖8、9)
7、彩椒切塊,湯汁收好(喜歡湯汁可以少收點),臨出鍋前放入彩椒粒和炸好的花生米。(圖10 、11)
8、加入鹽,雞精,出鍋裝盤即可。(圖12、13)
雙雙嘮叨:
1、加淀粉可以使雞肉滑嫩,所以要將其裹勻。
2、酌情的意思就是憑自己喜好,所以喜歡什么就多放什么,嗜辣的可以多放辣椒哦!
3、腌雞肉的時間不宜過長,鹽不易不放,會有損雞肉的鮮嫩。
4、花生米涼油入鍋,小火慢炒,聽到噼啪聲由弱至強,再變弱即熟,可以出鍋了。
5、因為我放的辣椒少,顏色不重,所以加入彩椒點綴,不放也可。
6、湯汁可根據自己喜好收濃,懶劉喜歡拌米飯,所以留的較多。
我的其他菜:
紅燒豬蹄 五彩冬瓜盅
海帶結排骨湯 醬汁茄排
酸辣涼粉 皮凍蛋
茄汁毛蟹 酸辣厥根粉
小蔥拌豆腐 冬瓜蟹味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