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種種原因,不少學生討厭數學課,怎樣才能調動學生對數學課的愛好呢?本人就此談談自己的經驗。 1.設法喚起學生學好數學的熱情。 學生學不好數學,不能全怪學生,教師首先要找自己的原因,教師的任務就是把學生從不懂教懂,從不會教會,學生答不出教師的問題,教師先要檢查自己的教學工作有沒有漏洞。教師發現學生作業中的普遍性錯誤,先要自我檢查,這樣會使學生受感動,自覺去糾正錯誤。 2.鋪設臺階,引導探索。 教學中適當地分解知識難點,合理劃分課堂教學層次,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由低向高一步步攀登,讓學生嘗到探索之樂、成功之樂。教師在指導學生做課堂練習時,首先要建立起使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條件,即給他們一些鋪墊性的容易解出來的問題。然后預先告訴學生,老師將要給你們一些難題(而實際上還是他們力所能及的題)。事后,當學生對自己的能力和信心因此增強,從而產生了再想解題的愿望時,教師再給他們一些稍有難度的題,這種做法對增強學生自信心會起到極好的作用。 3.抓好測試,善于訓練。 學生對學習成績是很敏感的,分數對情緒的刺激亦是很大的。特別是差生,他們因各種原因每次考試成績普遍低,心理上受到的打擊較深,為此,我對訓練和測試大膽進行改革。訓練時,在學生自愿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需要、動機、性格和學習的基礎等諸方面因素,將學生分成A、B、C、D四個程度組;A組獨立練,B組指導練,C組討論練,D組扶著練,并輔以激勵的評價方法,讓學生體驗成功之樂。測試時,分別提出不同的要求,分類要求,分類評價,發揮測試的反饋功能作用。 4.進行學法指導,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有些學生不愿自己動腦筋,一切知識等著老師“喂”。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我開展了“四環一步”(預習——上課——整理——作業)的學習法講座,讓他們學會怎樣預習、怎樣上課、怎樣整理知識、怎樣做作業,知道只有忠實完成這四個環節中的每一環節,才能躍過章、段這一大步,進入下一階段內容的學習。也就是說,只有當學生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掌握了學習主動權,才能使思維活動更加持久,更加深入,從而促進學生智力發展并學好數學。 (作者單位系河北省臨城縣石家欄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