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這年曾國藩近三十歲。參加散館考試,名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檢討。這個成績不算理想。也許因此,曾國藩才開始反思。在這年的六月初七日,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茲擬自今以后,每日早起,習寸大字一百,又作應酬字少許;辰后,溫經書,有所知則載《茶馀偶談》;日后讀史亦載《茶馀偶談》;酉刻至亥刻讀集,亦載《茶馀偶談》;或有所作詩文,則燈后不讀書,但作文可耳?!痹鴩谝淮蚊鞔_將早起作為以后每天堅持的習慣之一。究其原因,都因曾國藩像所有的年輕人一樣都有賴床貪睡之習慣。然賴床貪睡偏偏是所有不良習慣之第一惡習,原因有二:一是對身體不好,身體不好則精神不好,精神不好則無力做事;二是對個人意志力不好,身體懶惰會導致意志薄弱,做事缺乏規劃,不能持之以恒,容易半途而廢。所以這個簡單的“早起”其實蘊含著許多有價值的東西。曾國藩也因早起而開始改變自己。他給自己列出12條習慣要求,這12條看似簡單的生活習慣要求,對他而言,卻像鐵規軍紀一樣嚴格遵守,從近30歲,實際應該是29歲多,一直堅持到終老。曾國藩活到61歲。由此可見,曾國藩其人的意志力是多么頑強。雖然時過境遷,歷史推移,時至今日再回看曾國藩一生成就,就不難發現,幾乎全部得益于這12條鐵律。今日今時,再看曾國藩堅持一生的習慣,其看似雖然樸素五華,但是依然存在著重要的學習價值,對我們求學、干事、創業、抑或單純修煉自身,都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故在此分享給各位學富五車的小伙伴,愿與各位共勉之。
一: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懼。無事時心在腔子里,應事時專一不雜。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四刻,體驗來復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戀。
四:讀書不二。一書未完,不看他書。東翻西閱,徒務外為人。
五:讀史。丙申年購《念三史》,大人曰:“爾借錢買書,吾不惜極力為爾彌縫,爾能圈點一遍,則不負我矣。”嗣后每日圈點十葉,間斷不孝。
六:謹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八: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諭曰:“節勞,節欲,節飲食。”時時當作養病。
九:日知所亡。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有求深意是徇人。
十:月無忘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之多寡,養氣之盛否。不可一味耽著,最易溺心喪志。
十一:作字。飯后寫字半時。凡筆墨應酬,當作自己功課。凡事不待明日,愈積愈難清。
十二:夜不出門。曠功凝神,切戒切戒。
曾國藩其人,史載屬于很普通的孩子,但是其最大的優點就是勤奮,曾國藩自己也一再強調勤奮的重要性。以上12條習慣,就是曾國藩為了勉勵自己,以求上進的明證。他通過一生努力,終于成為晚晴四大名臣之一。其人生成功的故事也被人們傳頌學習。就連毛主席都對曾國藩贊賞有加:“獨服曾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