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君子視思明
就是看得清的意思,眼見不一定為實,我們在評斷一件事情時,要在每個角度仔細思考,看到事物的本質,明辨是非。退一步來說,如果沒有看透外物的能力,但是看清了自己,與自己的內心達成和解,以自己舒服的方式過活,也不失為“視思明”。
君子聽思聰
任何一種觀念,一種思想都不能人云亦云,要善于聽不同的聲音,自己衡量得失利弊,真假是非,千萬不能盲聽,聽風就是雨。
君子色思溫
色思溫,溫者不冷不熱,恰如其分。君子神色應該從容,言語要不失溫潤,太激烈的情緒會使周圍的氣氛動蕩不安,君子應該有比旁人更博大的胸懷,更穩定的情緒,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君子貌思恭
貌者就是一個人的儀容、儀態。君子和別人交往,應該在著裝和態度上都要使別人感受到尊重,真誠待人,人與人交往就像對著鏡子說話,你如何待人,別人就會給你什么樣的反饋。只有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君子言思忠
君子知道在什么場合該說什么話,不會不合時宜地發言令人不快。君子言行一致,答應別人的事必會踐行承諾,不會心口不一,陽奉陰違,令人厭惡,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君子事思敬
沒有隨隨便便就能做好的事情,自己職責所在,就要全心投入,不隨便應付,每件事都縝密思考,周密準備,盡力去做。
君子疑思問
學識需要時間的積累和實踐的經驗,人都有不懂的時候,保持一顆好奇心,常常發出疑問是好事,不斷發現問題,自己解決不了的,就要勇敢地去請教別人,才能不斷進步。
君子忿思難
當滿腔怒氣時,君子要克制自己的情緒,退一步海闊天空,要學會三思而后行,學會忍讓。當然,這是在一定限度之內的,不能超出自己的底線讓小人們得寸進尺。
君子見得思義
在利益面前,先考慮取得這樣的利益是否損害了道義,不能見利忘義,不能利欲熏心,君子不是不可以愛財,但是應取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