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屬于二十四節氣中冬天當中的節氣,在大寒的時候,天氣也比較寒冷,但很多人對大寒卻并不是很了解,那么大寒是最后一個節氣嗎?關于大寒農諺是什么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老黃歷一起來看看吧!
大寒是最后一個節氣嗎:是的
二十四節氣,即春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不同的節日反映不同的物候。
大寒是每年公歷1月20日或21日,節令交大寒,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令,它反映的是氣溫變化,《三禮義宗》載“大寒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自十一月一陽交初起,至此始徹,陰氣出地方盡,寒氣并在上,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也?!?br> 大寒當天太陽到達黃經300度,正午用圭表測日影,影長為古尺一丈一尺八分,相當于今天的2.74米,與冬至最長時相比已短了許多,說明太陽已明顯地向北偏移了。夜晚觀測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丑的位置,也就是北偏東方向,這時是農歷的十二月,又叫丑月、臘月。十二消息卦為臨卦,卦象四陰二陽,表示地下陽氣回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