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付南思
廣東省藥學會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
來源:嶺南藥學
帶狀皰疹,民間把這種病稱作“串腰龍”,中醫上叫“纏腰火丹”,這是因為侵犯胸腰部位的帶狀皰疹占本病發病率的60%以上。實際上,這種病還可侵犯頭、面、耳及上下肢等部位。由于這種病毒有親神經的特點,發病總是沿神經走向,呈條帶狀,故稱“帶狀皰疹”。
一、帶狀皰疹與水痘
帶狀皰疹由潛伏在神經系統內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復活所致,該病毒初次感染引起水痘,愈合后殘留的病毒潛伏于脊神經后根及顱神經的神經節中,當VZV特異性的細胞免疫下降時,病毒重新復活發生帶狀皰疹。只累及人。
圖片來自網絡
說人話,就是幼年時期得過水痘,但相關病毒未清除干凈。成年后免疫下降時,該病毒再次出來興風作浪,讓我們得上帶狀皰疹。
不幸中的萬幸,一般VZV感染一生只復發一次。所以普通人出現一次帶狀皰疹后不會再來第二次。但是!免疫缺陷患者和極少數病例可復發數次。
二、是否會傳染?
大家回想一下,小時候同學得了水痘,是不是都會回家靜養?如果一個班級同時出現多名水痘患兒,學校甚至會停課。所以該病毒是具有傳染性的。但是帶狀皰疹比水痘傳染性低。
帶狀皰疹皮損處含高濃度的VZV,可經空氣傳播,導致易感者發生水痘。因此患者應避免接觸易感者。
三、病程變化
皮膚感覺異常和不同程度的疼痛是最常見的癥狀。觸覺敏感性改變、微小刺激引發的疼痛、劇烈瘙癢也不少見。這些癥狀可以出現與帶狀皰疹起疹前數天到數周。
帶狀皰疹的皮疹最初表現為不對稱的、單側的紅斑或斑丘疹,通常于12-24小時內出現成簇的小水皰。2-4天后,水皰融合;經過7-12天干涸。皮損持續至結痂消失的時間通常為2-3周。
皮損好的快,可是疼痛的變化正應了那句老話: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由于帶狀皰疹病毒對神經的傷害比較大,而神經的自我修復又是最難的,因此帶狀皰疹最可怕的不是皮疹,而是它可能帶來的后遺神經疼。
約10%-20%的帶狀皰疹患者會發生帶狀皰疹后神經痛(PHN),會在皮疹消退后出現持續超過4周的疼痛,或在疼痛緩解后再次發生超過4周的疼痛。
四、治療
帶狀皰疹其實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即使不進行抗病毒治療,不伴危險因素的軀干帶狀皰疹及年輕患者四肢的帶狀皰疹通常能自愈,且沒有并發癥。然而,盡早使用抗病毒治療能縮短病程,降低PHN的發生率、嚴重程度及持續時間。
1、抗病毒藥物
在皮疹形成后72 h內應用抗病毒藥物是最佳時期,共有3種系統性抗病毒藥可以應用于帶狀皰疹的治療:阿昔洛韋、伐昔洛韋和泛昔洛韋。三種藥物對比如下:
藥品名稱
給藥方案
注意事項
阿昔洛韋
5-10mg/kg,靜滴,3/日
給予患者充足的水,防止藥物對腎功能造成損害。
伐昔洛韋
只能口服,每天2次,每次0.3g,服用7天。
腎功能受損患者,劑量要相應調整。
泛昔洛韋
只能口服,每天3次,每次250mg,服用7天。
2、糖皮質激素
在帶狀皰疹急性發作早期的治療中,系統應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可以抑制炎癥過程,縮短急性疼痛的持續時間和皮損愈合時間。在沒有系統性抗病毒治療時不推薦單獨使用皮質激素。一般應用強的松30mg/d,療程7天。
3、神經痛的治療
有效緩解疼痛是帶狀皰疹中的重要治療環節,必要時應去疼痛科進行及時、足量、足療程以及聯合用藥等規范化治療,以免留下后遺神經痛。應采用階梯治療方案:
非甾體類鎮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作用有限,布洛芬無效。
加用低效力的麻醉下鎮痛藥,如曲馬多、可待因。
高效力的中樞阿片樣物質,如丁丙諾啡叔丁啡、嗎啡;此步驟適用于對基本治療方案反應不佳的患者。
嚴重的神經痛,還需要在專科指導下使用抗癲癇藥,如卡馬西平、加巴噴丁、普瑞巴林。此類藥物能減輕針刺樣痛,但對持續性疼痛無效。
4、外用藥
局部外用利多卡因凝膠,使用方便,且無全身不良反應。水皰少時可涂爐甘石洗劑。
審稿: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鍛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