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白墻,指雪白的墻壁,青黑色的瓦,是一種極其淡雅的建筑特色。構造多為瓦頂、空斗墻、觀音兜山脊或馬頭墻,形成高低錯落、庭院深邃的建筑群體風貌。主要分布于徽州與嚴州徽語區及金華、衢州、杭州等浙西地區。以徽派建筑最為典型,且聞名中外!
綠葉粉荷水中鋪,青瓦白墻安上屋。圓月斜影天際浮,天上人間心中湖。
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還有馬頭墻。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較突出,而高高的馬頭墻,能在相鄰民居發生火災的情況下,起著隔斷火源的作用,故而馬頭墻又稱之為封火墻。
馬頭墻高低錯落,一般為兩疊式、或三疊式、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廳,馬頭墻的疊數可多至五疊,俗稱“五岳朝天”。
從高處往上看,聚族而居的村落中,高低起伏的馬頭墻,給人視覺產生一種“萬馬奔騰”動感,也隱喻著整個宗族生氣勃勃,興旺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