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拜
在眾多的影視作品中,鰲拜都是一個驕橫跋扈,目中無人且權(quán)傾朝野的人,最后因為陰謀廢立被康熙皇帝用計擒獲。那么真實的鰲拜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鰲拜出身瓜爾佳氏,后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之侄,滿州鑲黃旗人。崇德二年(1637年),皇太極命英郡王阿濟格與鰲拜等諸將攻皮島,鰲拜身先士卒,率部奮勇沖殺突破明軍防線,清軍一舉奪得皮島。鰲拜因軍功封三等男,賜號“巴圖魯”(勇士)。崇德六年(1641),松錦會戰(zhàn)中,鰲拜從鄭親王濟爾哈朗進圍錦州。其時鰲拜率領(lǐng)鑲黃旗護衛(wèi)軍纛,路遇明軍騎兵,于是迎頭而上,擊敗對方。所遇五戰(zhàn)皆捷,因功封一等梅勒章京(即副將,順治17年后稱副都統(tǒng))。次年六月,鰲拜升為護軍統(tǒng)領(lǐng),成為八旗將領(lǐng)中具有較高地位的人物。
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皇太極逝世,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與皇太極之弟多爾袞爭立。鑲黃旗護軍統(tǒng)領(lǐng)鰲拜手握重兵,他與兩黃旗的其他大臣索尼、譚泰等八人會集于豪格府邸,密謀擁立肅親王為帝。十四日,代善于崇政殿召集會議討論繼承人選,鰲拜與效忠于皇太極的將領(lǐng)按劍而前,齊聲說道:“我們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飯,穿的是先帝的衣,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們寧可從死先帝于地下!“多爾袞不得不作出讓步,提出擁立皇太極第九子、6歲的福臨繼位,由自己和鄭親王濟爾哈朗一同輔政。這一折衷方案最終為雙方所接受。
多爾袞攝政之后,黨同伐異,擅權(quán)自重。首先打擊的就是鰲拜等人,短短數(shù)月之中,鰲拜就被兩次論死,之后革職,奪爵,但多爾袞懾其軍功不敢殺他。順治元年(1644)十月,鰲拜隨靖遠大將軍英親王阿濟格取道陜北,進攻已經(jīng)退守西安的李自成,清軍由內(nèi)蒙入陜北,攻陷四城,降三十八城,隨即揮師南下。順治三年(1647年),鰲拜隨肅親王豪格等率軍進攻張獻忠大西農(nóng)民軍,并在西充與大西軍大戰(zhàn)。充當(dāng)先鋒的鰲拜率軍擊破大西軍營壘130余處,斬首數(shù)萬級,獲馬騾牲畜12200余匹,張獻忠亦在此役被豪格射死。
順治七年(1650)底,多爾袞因病去世。順治皇帝親政后,有感于鰲拜等人的忠誠,令其隨侍身邊并直接參與軍國重事。順治十八年(1661),順治皇帝去世。指定由皇三子玄燁嗣位(即康熙帝),以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大臣。但輔政四大臣的內(nèi)部卻是矛盾重重,索尼年邁不能理政,遏必隆為人庸懦,蘇克薩哈又是從多爾袞那邊分化出來的,索尼等人都瞧不起他。鰲拜由于資格老,軍功高,常常氣勢奪人,卻得以擅權(quán)自重,日益驕橫,開始走上專權(quán)的道路。
康熙三年(1664)四月,鰲拜處死御前侍衛(wèi)倭赫(其父費揚古),并將費揚古全家滿門抄斬。之后又矯詔殺死反對自己圈地的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lián),并籍沒其家??滴趿昶咴?,鰲拜給蘇克薩哈羅織了心懷奸詐、久蓄異志、欺藐幼主、等24款罪名,在御前“攘臂上前,強奏累日”,最終逼迫康熙將蘇克薩哈處以絞刑,并誅其族。如芒刺背的康熙此時決意鏟除鰲拜,于是挑選一批身強力壯的親貴子弟,在宮內(nèi)整日練習(xí)布庫為戲。康熙八年(1669)五月,康熙先將鰲拜的親信派往各地,又以自己的親信掌握了京師的衛(wèi)戍權(quán)。然后他召鰲拜入宮覲見。乘其覲見之時令身邊練習(xí)布庫的少年侍衛(wèi)將其一體擒拿。事后,康熙念及鰲拜資深年久,屢立戰(zhàn)功,且無篡弒之跡,對其免死禁錮,鰲拜不久后死于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