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畢老師
畢老師,我最近遇到了一件很糟心的事情,不知道該怎么辦?
前幾天,領導突然找我談話,話里話外都在說我不好,我一臉懵逼。
問領導是因為什么事對我誤會這么大,領導沒說就一直叫我要學會做人,不要利己不利人。
后面通過團隊同事才知道原因,原來自己團隊的一位同事給自己捅了刀子,去領導那邊告狀,說我這人只看重自己的利益,聽不進別人的勸,還經常打擊她。
我從來就只對事不對人,只是偶爾說過她負責的項目要弄快點,我好及時上報,難道這不對嗎?
真的沒想到會被她添油加醋地去領導那里告狀,領導聽到這些消息也是不高興,所以找我談話。
遇到這種背后插刀的同事,真的好倒霉。
畢老師,我該怎么辦?
答
@匿名粉絲
有人說,職場不單單是鍛煉能力和體現價值的一個地方,也是一個是非之地。
職場雖然講究人情往來,但大多都是建立在有共同利益的前提下。
因為利益而合作,也會因為利益而爭斗。
所以在職場中被別人擺一道,告黑狀,穿小鞋等是職場中常見的手段。
對于這種喜歡在背后插刀的同事,要有所防范。
但是如果已經發生,沒有必要用彼之道還以彼身,那樣會把自己也拉低到同一層次。
已經知道誰是小人,在以后就對他嚴加防范。
其實,為了避免以后被穿小鞋,被同事背后插刀成功,還是要從自身做起,從平時防范起。
一、懂得好好說話
《奇葩說》里聊到職場時,羅振宇曾說:“職場,或者說當代社會,最最重要的能力,是表達能力。”
會說話,是職場有效溝通的前提,是建立良好職場人際關系的利器。
反之,不會說話則會瞬間摧毀一段關系,讓其職場社交之路舉步維艱。
在職場上說話是有很多禁忌的,哪些話能講哪些話不能講,都有一定的規定和潛規則。
公開對人的指責要不得,對別人有意見可以私下里找人談一談;
在茶余飯后,工作間隙和同事爭觀點時,切忌將自己的一些想法強加給別人;
說話抓技巧,把對方放在心上,考慮對方的感受……
總之,在職場當中,說話一定要有分寸感,千萬不要什么都往外說。
二、端正自己的態度
自古以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少不了勾心斗角。
現在的職場也是如此,勾心斗角的現象十分普遍。
有時候我們明明沒去招惹別人,一直安安分分地做自己的事情,可偏偏有些人就要找你麻煩,給你穿小鞋,背后插你一刀。
這時候,我們可以采取“以靜制動”的反擊辦法,從而達到“以不變應萬變”的解決之道。
何為以靜制動?那就是要端正自己的態度,先讓自己靜下來,伸手不打笑臉人。
不要因為對方找你麻煩,心里憋著一股氣,就對工作馬虎應對。
我們只管踏實做事,讓工作成果讓他們閉嘴。
只要內心坦蕩,就不用害怕別人的陷害。
三、學會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就是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處在別人的立場做事情。
有人說,換位思考是一種良好的工作習慣。
每一個人都需要被尊重,只有別人感受到了你的尊重,別人才會反過來尊重你。
因此我們要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自身的方面尋找原因。
當遇到問題時,不是想著責備,而是要先思考下自己哪里有不足,自己是做了什么事引起了他人不滿。
想清楚了之后,以后就避開這方面。
其實,在職場中,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站在對方的立場,把對方的難處看在眼里,然后多去表達善意,多去包容。
第四、把工作做好最重要
在職場,最好是先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不要插手自己不該管的事情。
曾子有言:“君子思不出其位?!?/p>
意思也是強調人應當各盡其職,不要越權去做不應當自己做的事情,不要去做超出自己職權范圍的事情。
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好好提升自己,創造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成為不可替代的那個人。
希望畢老師說的這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