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和俗語都是咱們老祖宗用時間求證出來的,實打實的靠譜。所以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如果能多想一想古人留給我們的經驗和教訓,并且學以致用,那將不僅能幫助我們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同時也會為我們創造許多無形的財富。所以對于老一輩說的話,不管是家常口語,還是俚語俗語,我們都不能小瞧了去,否則輕則吃虧受教訓,重則危害到身心健康和人際交往上。比如這一句“人過四十,不睡三覺,不求三人。”很多人不僅不以為然,甚至都不清楚是哪“三覺”、“三人”。那么今天咱們就來一起看看這句話具體包含了哪些內容,明辨之,篤行之。
首先我們先看這個“三覺”到底是哪三覺,為什么過了四十歲以后,就不能在睡這三覺呢?第一應當屬飯后覺!尤其是吃得很飽,肚子很撐的時候就去床上準備睡覺的人,千萬不要再這樣做了。根據科學顯示,吃飽就睡覺的習慣是不科學的,也挺傷害身體的。如果肚子很飽,那么腸胃就需要通過運轉消化來解決腸胃里的食物,但是睡覺的時候,人的各種器官基本都不在劇烈運動,而且緩慢的運轉。所以這樣矛盾的兩種狀態絕對會讓腸胃大傷元氣,不利于身體健康。
第二應當屬于作息不正的覺,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鐘,但是無論種類如何,該面對的還是需要肉體去承擔,因此一旦成年以后,尤其是在三十歲開始的時候,就應當格外注意自己的身體,當下社會發展迅速,節奏太快,網絡電子設備更新的速度更是日新月異,但是盡管這樣,我們也不要把白天當做夜晚,更不要在夜里玩個通宵達旦。第三不能睡的覺就是“氣覺”,也就是不要在生悶氣的時候睡覺。因為生氣的時候,很容易想不開心結,因此就郁郁不樂,不僅容易讓人蒼老的很快,還對人的內臟器官有不良影響,容易積攢下來病根。而生悶氣除了最后傷害的是自己,卻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所以常言道家和萬事興,正是這樣的道理,一家人和和氣氣,做什么自然都干勁十足。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到底是哪三種人,不能求。這第一應當屬輕視自己的人,這種人越是看不起你,就越不能低聲下氣的求爺爺告奶奶一般的去求人家。都說風水輪流轉,也許今天的我是你看不上的小嘍啰,但是很有可能將來有一天,好貴的我不是你能高攀得起的!所以不必去求那些自以為是,總是看不起別人的人,因為他們的路子只有那么點,求人不如求己。
第二不能求的人應當是說話不算話的人,也就是言而無信之人。這種人早就不知道什么是誠心和信賴了。說話不算話的這種人,因為他們總是表面工作做的好,當面積極應承,但是卻背面絲毫不記得有那么一回事了,或許早就在做承諾的時候就左耳進,右耳出,拋到了九霄云外了。第三不可以求的人就是那種沒良心的人,也就是見利忘義之徒。在這種人看來,什么都是浮云,只有金錢是真的,只有現實中的利息關系才是最能靠的上的,所以這種人也是比較可怕的,為什么,因為一旦他們從你身上得不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之后,無所謂親情,甩掉拖油瓶才是他最想做的。
別看這些話粗俗,但是卻也都是大實話,如果能讀懂記住,并且還能學以致用,那么我們確實可以少吃經驗教訓,少受點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