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中生的家庭教育
一直以來,我們習慣用成績來評價一個孩子的能力。但當孩子慢慢長大,走向社會以后,綜合能力又變成了社會認知的主導。國家一直在強調小學中學素質教育(文化素質和綜合素質)的發展,但是在中國人口的高壓下,想成為社會的佼佼者,想拿到走進社會的VIP門票,就要通過高考考場這個巨大的篩選場地。即便一直有很多人抱怨說不是211、不是985的人就業為什么公司就不給我們好的機會,會說為什么不看看我家孩子的做事能力和領導能力,我們綜合素質比那些學習的呆子強的多。關于這個問題我想說,無論你是誰,在公司的選擇上一定是公平的。有些人在少年時代付出了更多的努力,難道就不應該有更好的未來么?然而在職場上,大家都會發現,也會有一些名校畢業拿不到好工作的情況,很多時候都是因為綜合能力不足被淘汰。那么關于除了學習之外的能力,說實話學校的影響因素相較家庭教育真的是相差甚遠。
家庭教育其實在每個階段都會有一定的差異。小學之前,我們以哺育為主,讓孩子有個健康的身體,快樂的童年。其實這個時候是孩子主體思維養成的階段,在這個時期應該讓孩子發展探索精神、和責任感。適度的獎懲措施會讓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形成一個大體的認知,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那么孩子長大后會有怎樣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很大程度決定于童年對世界的認知。
小學以后進入對文化教育的初級階段,這時候家長的教育模式會有各種方向,中國的大部分家長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數學、語文、英語,讓孩子文化程度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然后就是上鋼琴、舞蹈、畫畫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當然,任何一門技藝從開始到堅持下來家長的鼓勵和監督是少不了的。這樣的童年,有時候認真想想真的覺得他們很可憐,不過這也是為了他們未來有更好的發展。如果有機會,在童年時間帶孩子去看看大海,去看看田野,看看城市外的藍天和夜空,看看自己長大的地方。我相信這樣的活動對他們來說是更必要的一課。至少讓孩子知道,其實天上真的有很多星星,而并不是只有在城市的一兩個零星點點,也不是小學課本那樣金光閃閃,他們在一起排列成又寬又長的錦帶就是銀河,星星會閃是因為大氣層在動,培養孩子的科學認知。在保障孩子有一個幸福童年的同時,友誼的而成績也同樣的重要。最后落腳卻總是不會變的——小升初是大家第一次經歷綜合性劃分性的考試,這場考試決定初中的老師和學習環境,一定要重視再重視。
初中學生的年齡一般是從十一二到十四五歲。這個年齡階段在兒童心理學上稱之為少年期,它在個體心理發展上屬于一個從童年期向青年期過渡的時期。這個時期學生處在一種半幼稚半成熟的狀態,它充滿著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沖動性、成熟性和幼稚性錯綜復雜的矛盾。這個時期突出地表現為一種強烈的獨立傾向,他們極力想爭得在社會生活中獨立自主的地位。他們對自己往往估計過高,事事想自己做主,把自己的見解看成是評價客觀事物的標準,對周圍成人的話都不輕易相信。學生在這個年齡階段心理上產生了許多新的特殊矛盾,針對這些特點,家長既要尊重他們合理的建議與要求,又要注意積極地加以正面引導。如果家長僅憑自己的主觀愿望,強行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辦,往往會因此而產生許多矛盾和沖突。為了有效地教育和培養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必須了解和掌握他們在各方面的變化和特點。多支持、多鼓勵,在孩子方向走歪的時候一定要通過疏導的方式讓孩子進行自我批評,要知道絕大部分人不可能通過一次改正就能解決自己的問題,任何問題的糾正其實需要是在多次調整下形成一個進步的新的習慣。初中階段是培養孩子責任感使命感比較好的時間節點,一個有責任感、使命感和較強人際交往能力的人,總會在某個時刻出人頭地。那么初中階段的文化素養要求就比小學要求高,中考是孩子經歷的第一場市區級統一選拔考試,這次考試決定了孩子的高中,而高中的學校又會將輔助孩子進入大學。
那么到了高中,其實是最考驗家長的階段之一(還有一個最考驗家長是在懷胎到進入幼兒園階段)。在這個階段家長三年都是以輔助孩子、監督孩子為主。高中三年的每一年,家長的態度和方式以及角色扮演都會有一些微妙的轉變。高中是家長責任最集中的三年,高中以后大部分孩子會考到比較遠的地方上大學,半年放假才回家一次,難免會有不舍,大學畢業繼續讀書或者工作成家立業,家長的行使的權利越來越少,這三年是家長的責任也是家長的使命。孩子以后的某一天如果對自己的高中時代后悔,那家長一定更后悔。
高一學生會普遍感覺不適應,課程壓力按照初中比起來應該是初中的三倍。高一成績兩級分化會非常嚴重,絕大部分學生在一開始不適應高中生活。這時候不要泄氣,找到自己的不足,高中是一場持久戰,穩扎穩打、夯實基礎才是重中之重。家長不能再像初中時候那樣孩子考不好就倍加責備,其實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自己也委屈,這時候他們真正能依靠的就是父母,高中知識對大多數家長來說是輔導不來的,但是家長可以幫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方向。高一階段家長主要做的就是給學生樹立信心、多鼓勵、多跟老師,從有經驗的老師那里學習一些針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高二時候進入了高中生活的穩定期,這個時候的孩子的惰性會凸顯出來,適當的帶孩子用合理的方式(打球、爬山、跑步甚至射箭、保齡球、釣魚等活動,讓孩子體驗新的活動形式,激發成就感和信心)調節(注意調節是為了收心,而不是給他們放縱的權力)。調節要合理,這個家長必須把控好,或者提前約定今天玩明天認真完成學校的任務,讓孩子完全放松下來調整狀態。這樣的調節一個月或者兩個月又一次就可以了,一個為了讓孩子放松,一個也為了真正抽出時間跟孩子交流,要知道高中時家長跟孩子真正坐在一起說話的時間很少,基本全是跟學習有關,對孩子的想法沒有深入溝通的空間,在平時孩子也會很抵觸這樣交流。高二是“早戀”的高發期,給孩子介紹異性的生理心理已經成為高中課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然而實際情況是在中國的大環境下,課程并沒有達到一起的效果,如果孩子屬于積極活潑型的,這一課家長有必要上給孩子聽。在高中三年,家庭關系是影響孩子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孩子已經長大,他們喜歡新鮮的事物,總想打破傳統性的思路一枝獨秀。家長最好在孩子能認真交流的機會給孩子以疏導,謹記,是認真交流。而認真交流的機會需要家長去創造,我在之前的帖子中提到過。在這就不過多解釋了。
說到高三上學期,其實家長比學生的辛苦程度有不差,很多新聞、電視里面也經常會反映高三的學生學習生活,雖然有些夸張,但確實是真是生活的縮影。高三基本家庭的一切都在給學生開路,甚至于學校和社會都會給高三學生開路,重要程度可見一斑。家長這是首的角色就是保證孩子的后勤和心理疏導,這時候家長都會關注孩子需要怎樣的營養,自己基本都不會電視開大聲或是偷偷躲在屋子里看pad玩手機,甚至避免一切影響孩子學習的聲音。家長基本會答應孩子的要求,這時候孩子的要求其實也都是比較合理比較正能量的。家長在這一年基本會成為孩子高考路上的左膀右臂,孩子的將來,在一定程度上跟高考有很大關系。把握孩子的心理特征,整個高三找兩三個機會讓孩子完全扔掉書包,帶他們再回去看看星空,告訴他們小時候也是在這個土坡上看同樣的星空,一起去動物園,照些照片,回家和他小時候的照片對比,也可能會出現多年不見得小伙伴,讓孩子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高三第二個學期可以主動幫忙孩子整理一些資料,根據孩子需要幫他們手抄總結一些錯題,節省孩子的時間,提醒他們每天鍛煉半個小時的身體,多吃水果,保證身體的能達到這樣高負荷的學期要求。在高考前三個月開始禁止孩子籃球足球這樣的高強度運動,每年都會有高考前受傷影響高考狀態的。之前的帖子給大家也介紹過高考最后幾天的具體狀態,很多學生家合租那個看完以后覺得格外緊張。有一個小竅門分享給大家,有一些同學會有考前焦慮導致失眠的情況,作為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維生素片給孩子告訴孩子這個可以讓他們很快睡下,最好不要吃安眠藥(會影響第二天考試狀態),睡不著基本都是心理緊張,讓孩子有一個較好的心理暗示就能睡得很好。最后的三個月家長就需要查閱相關的大學信息,根據自己的成績看考什么學校什么專業適合自己的孩子,不要讓孩子牽扯過多的精力在這里。然后關注一下自主招生(高校招生政策,一般在高考后進行,可以降分錄取)這樣的高考政策,看有沒有適合自己孩子考入大學的有利條件。
高考完了,就給孩子一些放松的時間,陪他們一起完成一些小時候微不足道但一直沒有完成的心愿,基本高考結束就是把孩子推向社會的起點了。孩子畢業的時候我們就跑不動了,等他們有自己孩子的時候,我們又開始幫他們照顧小娃娃。時間飛逝,年華不再,人一生最幸福的并不是掙了多少錢,當了多大的官,而是培養了一個好孩子。
我們不能給孩子很好的學習指導,但可以培養孩子優秀的品格,給他們明天的優秀做自己最大的努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