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第十二條,第十三條是講桂枝湯主之,《傷寒論》條文里講“主之”、“可與”、“宜”語氣不同,也代表了張仲景對他下藥以后的療效的把握度,如果說“主之”非他莫屬,療效是百分百,“可與”、“宜”比較可以斟酌,在當時,他可能在一種復雜的狀態,他覺得可能優先考慮某個方,但不代表絕對。所以,用“可與”、“宜”就沒有那么肯定。
在《傷寒論》里,一般來講某某方主之,那就是這個條文非常重要,一定要把這個方證弄懂,搞熟,要背得滾瓜爛熟。原文第十二條:“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
這十二條講的是桂枝湯證,太陽病桂枝證,太陽中風,講的是太陽病,中風證,辨病與辨證相結合。描述的癥狀: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講的是病機,講的是癥狀。特別還強調了“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用了一些連綿詞,形容詞,無非就是講了病人惡寒,發熱,但是,程度比較輕。然后,鼻鳴干嘔。
太陽病怎么會鼻鳴干嘔呢?鼻鳴,鼻塞,打噴嚏,流鼻涕,干嘔是胃氣上逆,鼻鳴是肺上逆,本來是在皮毛,實際上我們的太陽病是與臟腑相通的,特別是我們所講的太陽膀胱經的走向是最長的,從目內眥到我們足小指外側,這條經脈是最長的,管的東西是最多的,單純一個脊柱的問題就可以管我們人體一百多種病。張仲景在這里講了一個鼻鳴干嘔,只是一個舉例。肺胃氣逆用桂枝湯主之。
原文第十三條:“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這第十三條,太陽病,沒有說中風,直接說了頭痛,發熱,汗出,惡風,也沒有講脈,這是辨癥狀的意思。第十二條講的是辨病與辨證,我們顏面的證,第十三條講的是疾病頭的證,有時候一組癥候群拿出來,可能想都不用想,一定是一個中風或者是傷寒都不用管,直接用桂枝湯。非常有把握告訴你,就是這個方,桂枝湯主之。
頭痛,發熱,汗出,惡風這幾個癥候只要組合在一起,就肯定是桂枝湯。
提綱講惡寒,講到辨證的時候講發熱,實際上,發熱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詞。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具緊者,名曰傷寒。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曰中風。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名為溫病。這幾條,第一句話都講的是發熱。
《傷寒論》講到太陽病的幾個分類的時候,把發熱放在第一。當我們講太陽病的分類肯定離不開太陽病的提綱證。所以,第一條原文:太陽之為病,頭項強痛而惡寒,這一條很重要,其他都是在這個大原則下。然后,后面的分類都要結合第一條綜合起來。
《傷寒論》講到具體辨證的時候,講到了外感病的時候,把頭痛放在了第一。第十三條: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麻黃湯證在《傷寒論》第三十五條辨: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都把頭痛放在了第一位。
所以,我們就知道,惡寒,發熱,頭痛是太陽病診斷很重要的一組癥候群。我們這里講的是太陽病,把“主之”拿出來。這是我們講的太陽病最典型的癥狀,只要符合這個診斷標準,就是用桂枝湯。也有不典型的癥狀,包括了15條,24條,42條,44條,54條,56條,91條,95條,164條,234條,240條,276條,372條,387條,這些條文里都是“宜桂枝湯”或者是“與桂枝湯”。
我們來看第九十五條原文:“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這條的關鍵詞是“欲救邪風”,我們說桂枝湯是解肌,驅風,調和營衛。驅風就是驅除風邪,有解表的作用。這九十五條“欲救邪風”這就講了桂枝湯治法,也就是說桂枝湯是可以解除風邪的。
第二十四條原文:“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這條提到了一個關鍵癥狀“反煩不解”,我們在臨床上不可能每一個太陽病的人都是很順利的好了,有時候還有可能病情會加重,我們在臨床上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一加重病,就沒譜了,那就給病人說,趕快停藥吧。喝了桂枝湯,不但不好,可能惡寒,發熱甚至還加重了,這里講的“反煩不解”講的是表證不解,表證加重,甚至有的還有心煩。好象是發熱了,其實是一個正邪相爭,是病重藥輕,這些劇烈的交爭,不能抗邪的一個反應。
臨床上遇到了太陽病,服了桂枝湯,不但不好,反而有加重,還有心煩,如何來補救,就是先用針灸的方法,針風池和風府穴,瀉一下邪氣再服桂枝湯。不要以為是服桂枝湯用錯了,才引起的反煩不解,不是的,是沒有錯的,最后還是要用桂枝湯。
我們也看到了《傷寒論》里用針灸的方法,有的人說,現在頸椎病,腰腿痛的特別多。那么我們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大椎穴刺絡放血。原來張仲景早就告訴我們了,三陽病的刺法,刺風池,風府,三陰病是以灸法為主。刺法是強調祛邪的。風池和風府都帶有一個風字,風池本來屬于膽經,旁系于督脈之外,風府穴屬督脈,督脈和膽經中間是膀胱經,我們老祖宗把穴位定了一個風字,那它肯定就與風有關系,所以,針刺風池,風府,放血療法,就可以達到祛風的目的。這個效果真的不錯。
一直堅持每天按摩,從頭按到腳,對強壯身體是非常有好處的,李教授講到了一個九十歲的老人,精神飽滿,還飆車被罰款,他的養生秘訣就是每天中午堅持按摩。不要以為按摩沒有什么效果,長期堅持下來,你會收到滿意的效果。
一位新加坡的老人,全身皮膚都是刺痛,找了很多醫生看,沒有效果,關鍵的是他們自己家也是學中醫的,李教授到新加坡去講課,這位老人找到她,李教授一看,皮膚表面的病,那就是太陽病,就開了桂枝湯,開了五劑,吃了第一劑,就看到效果了,吃完五劑,就再也沒有痛過了。
后來,這位老人的太太七十多歲,生活也特別講究,她的養生方法完全按照書上來做,什么配多少,熱量是多少,喝什么蘇打水,總之,每天的營養搭配完全按書上來做,把肉也戒了,有一天腰椎痛起來,痛得很厲害,也找了很多醫生看,沒有效果,打聽到臺灣的一位針灸大師厲害,由于這位大師也要到處演講,他的弟子在廣州開了診所,讓老太太去廣州看,老太太也去了,幫她做了針灸,也不見什么效果,后來又刺絡放血,放了很多的血,一個小罐子都放了一罐,放完血老人走不動了。后來,也是找到了李教授,李教授也是開的桂枝湯。但是,這里要說的是,刺絡放血,也要看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刺絡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