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
原本吵雜不堪的地鐵車廂,因為這一聲巨大的啼哭,安靜了幾秒。這樣的安靜并沒有持續多久,人們只是轉過頭來看了幾眼,然后便繼續該干嘛干嘛了。
只是,和之前不一樣的是,現在車廂里的眾人,表情卻顯得不是那么自然了。有的人狠狠地皺著眉頭,仿佛自己被冒犯到了一樣;有的人提高說話的音量,好讓聊天繼續下去;還有的人和邊上的小伙伴竊竊私語,時不時地瞥兩眼忙得手忙腳亂的孩子爸媽,然后竊笑不止。
那么多的人盯著,那么多人在表現著自己的不耐煩,那么多人在竊竊私語……這樣一個尷尬又堂皇的場景下,不由得爸爸媽媽尷尬不已,恨不得懷里的孩子馬上停止這樣引人注目的行為。
可是偏偏吧,像這種沒來由的暴哭,是最難哄好的。沒有個三五分鐘,寶寶的暴哭根本停不下來。
所以,如果說做個問卷調查,寶爸寶媽最想掌握什么樣的技巧,位列第一的,想都不用想,肯定是“瞬間止哭”這個技巧。
方法一、用物體分散注意力
這是最常見,其實也是被證實最有效的方法。
基本上所有孩子哭到不行,都是因為某件事情引起的:被嚇到了、尿褲子了、不舒服了、想喝奶了。直到刺激孩子的事件或是因素遠離了,孩子才會停止哭泣,轉而回歸平靜。
那么,如果短時間內找不到孩子暴哭的緣由,或是排除刺激孩子的因素的話,找個轉移孩子注意力的道具,就是讓孩子停止暴哭最好的方法。
這個道具,可以是小熊,可以是糖果,可以是玩具,可以是孩子喜歡的所有東西。只要孩子一看到這個道具,一個積極向上的刺激因素,就會取代一個會令他哭泣的負面刺激因素,讓孩子回歸平靜。
這里趴趴君要推薦一個神器:鏡子。幾乎所有的哭到不行的寶寶看到鏡子,特別是鏡子里的自己時,都會震驚到忘了哭。這一點是趴趴君親測有效的,所以,一旦寶寶哭到停不下來時,寶媽們可以掏出包里的小鏡子,給寶寶看一看,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關于寶寶的問題,沒有什么是喂奶解決不了的。如果不行,說明奶還沒喂夠。
這一點在國外尤為明顯,幾乎所有的媽媽遇到孩子哭泣時,第一反應不是去抱抱他,而是停下腳步,然后掏出奶瓶,給寶寶喂奶。
雖然這對于中國媽媽,特別是中國婆婆來說有些難以接受,畢竟中國的認知是,寶寶吃奶要定量定時,不能多吃,更加不能頻繁吃,這樣喂出來的孩子,才是健康的。
不過呢,科學研究的結果顯示,喂奶喂得多的寶寶,哭泣的頻率和時間也會顯著減少。所以,寶寶要是哭個不停,給他喂奶就對了。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寶寶暴哭的年齡,其實集中在了剛出生的那兩三個月里。在那段時間,寶寶仿佛動不動就會哭,每時每刻都在醞釀著眼淚。
其實啊,這段時間是寶寶的適應期,他們用了十個月的時間適應了媽媽肚子里的生活,突然把他們暴露在了外面,又冷又有風吹又有很多移動的東西,換誰不害怕呢?
所以,如果寶寶在家里暴哭不止的話,寶爸寶媽們可以用給寶寶泡個熱水澡的方式,模擬媽媽子宮內溫暖漂浮的感覺,再怎么停不下來的寶寶,也會舒服地瞇起眼睛睡覺,好好地享受享受這久違的感覺。
前面說了,寶寶最安全,最習慣的環境,是媽媽的子宮。在那里,或是相似的環境下,寶寶會覺得無比的安全,就會停止哭鬧。
所以,如果在外面寶寶哭到不行的話,寶爸寶媽們可以試著用環繞式擁抱的方法,把寶寶的頭貼在自己的心臟前,然后張開雙手環抱住寶寶,再讓旁人幫你把衣服蓋在外面,創造出一種類似于育兒袋一樣,全包圍式的環境。
寶寶聽著爸爸媽媽的心跳聲、呼吸聲,周圍再是一片舒服的黑暗,自然而然,就會平靜下來了。
都說搖籃是模擬了寶寶在媽媽體內的狀態,所以寶寶在搖籃里是很容易睡著的。
所以,如果以上這些方法你都沒辦法實現的話,不妨把孩子放入臂彎里,輕輕地晃動,讓寶寶自然而然地回復平靜。
以上就是五種能很快讓寶寶停止哭泣的方法了,寶爸寶媽們,你們學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