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圖/來源于網絡
“年齡對男人來說不重要,只要有錢,50歲都能娶年輕小姑娘。”
這是很多男人掛在嘴邊的話,但事實上這番話除了自我安慰,便再也沒有其他用處。
年齡怎么可能不重要?一個25歲的男人和一個35歲的男人同時出現在婚戀市場,其脫單難度至少相差50%。
可能有人會說35歲的男人在經濟能力上比25歲的男人強,這就是優勢,事實上這依舊是掩耳盜鈴的自我欺騙方式罷了。
普通人很難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在財產上得到質的飛躍,一句“只要有錢”至少可以難倒85%的男人。
大家所以為的“經濟能力更強”也不過是每個月多幾千塊錢的收入罷了。
這點經濟差距怎么可能抵消年齡差距?
最近一位網絡紅娘講述了她所經歷的真實案例。
一位82年的大齡單身男找他介紹對象,而他剛好認識一位87年的未婚女子,于是便張羅著讓他們見面。
女孩長得很漂亮,但是卻毫不留情的拒絕了男人,給出的理由是年齡相差太大。
可能有人會說這只是個例,可事實上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當中每天都會發生。
一位30多歲的大齡單身男,也曾自曝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相親屢遭嫌棄,對方一聽說他的年齡,就連見面機會都不給。
之前很多男人都以為女孩子喜歡年長的男人,可事實上當代女人擇偶越來越介意男人的年齡。
很多人只愿意將年齡差控制在三歲之內,一超過這個界限她們就無法接受。
1、絕大部分男人都不具備彌補年齡差的實力
總有男人覺得年輕是女人最大的資本,財富才是男人的資本,可是他們卻忽略了,如果按照這個標準,85%的男人一輩子都沒有資本。
據調查顯示,我國只有5%的富人和10%的中產階級,也就是說85%的人都只是普通人而已。
既然都是普通人,年輕自然就成了最大的資本,因為他們根本就不具備彌補年齡差的實力。
一個男人想要抵御年齡帶來的劣勢,就必須具備優越的條件。
比如在長相身高,學歷,財富方面至少要勝過80%的男人,否則女人寧愿選擇同齡人。
而現實就是絕大部分男人都達不到那個標準。
2、年齡差帶來的代溝比想象中可怕
兩個人在一起過日子,思想習慣很重要,可不同年齡的人本身就有著各不相同的思想。
年輕人常說三歲一個代溝,此話一點都不夸張。
三年可以讀完初中,也可以讀完高中,這就是代溝的起源。
大家經歷的是屬于自己的青春和過往,于是都有的不同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雖然有例外,但絕大部分情況之下就是如此。
兩個有代溝的人是沒有辦法好好生活在一起的,時間長了就會有矛盾產生。
而這種矛盾是絕大部分人都無法忍受的。
3、女人天生喜歡年輕的異性
男人天生喜歡年輕的女人,其實女人也天生喜歡年輕的男人,在這件事情上人類都有共性。
女人在男人特別優秀的情況之下可以忽略年齡,可這種優質男放眼全國也不到10%。
既然都是普通人,女人自然會順從自己的天性,尋找年輕的另一半。
女人在選擇另一半的時候會把年齡當成撇不開的條件,但她們也不會丟掉自知之明。
在這一點上,反倒是男人不如女人。
女人在乎年齡,只會找年紀相仿的另一半,而不會去找比自己小許多的小鮮肉。
她們很清楚自己的定位,知道什么年齡階層的人最適合自己。
反倒是某些男人,口口聲聲喜歡年輕漂亮的女孩,但自己卻并不具備相應的實力。
部分男人總想用年齡去打壓女人,殊不知在普通群體中,男人比女人更懼怕年齡。
在現實生活當中,大齡男比二婚女更難脫單。
對于普通人而言,年輕是男人最大的資本。
男人年輕,即使經濟條件不好,只要長得帥氣,情商高也是可以早早跨入婚姻的殿堂的。
可如果年齡大了,就會存在那位網友所說的事情,還沒有見面,對方一聽年齡就直接拒絕。
理想很豐滿,可現實永遠要比大家所想象的更加殘忍。
對于普通男人來說,年齡真的會成為最大的硬傷。
很多30多歲的未婚男人最后都娶了二婚女人,不管他們在網絡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最后都只能向現實低頭。
于是找準位置,早一點跨入婚姻殿堂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源所在。
莊蝶曉夢/情感專欄原創作者
愿你的生活充滿驚喜,愿你的幸福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