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最討厭什么樣的男人?媽寶男一定會高居榜首吧?女人嫁給一個媽寶男會有多么不幸呢?我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案例,我遠房的叔叔和嬸嬸打了一輩子,去年年底還鬧到了法院,最終又不了了之,如今他們都是年近六旬的人了,不知道他們會折騰到什么時候才是個頭。
叔叔是典型的媽寶男,沒有主見,窩窩囊囊的,沒有個男人的樣子,什么事情都聽二奶奶的(叔叔的媽媽),小兩口鬧了點矛盾,叔叔就跑到二奶奶那說道,原本是夫妻兩人之間的小事,打打鬧鬧就過去了,非要把二奶奶卷進來。
二奶奶又很強勢,兒女已經成家,她還把胳膊伸得老長,來過問兒女之間的事情,于是夫妻之間的矛盾就演變成了婆媳矛盾,又升級為家庭大戰,整日不得安寧。叔叔和嬸嬸吵過多少次,為什么事情吵,已經沒有人記得清,因為他們吵架是家常便飯,不吵才奇怪。
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兩件,一件事發生于多年前,叔叔與嬸嬸兩人吵架之后,叔叔跑到二奶奶那去告狀,二奶奶跑過來和嬸嬸對罵,二奶奶吵累了,就回了家(二奶奶與兒女不住在一起)。
氣不過的嬸嬸又繼續和叔叔吵,這次吵架還上升到家庭暴力,最可悲的是,讓他們的三個孩子裹挾進來,三個孩子和嬸嬸一條心,母子四人一起動手將叔叔的手臂打骨折了,十多年過去了,叔叔的胳膊里還存留有鋼板。
叔叔與嬸嬸分居多年,一個人住東屋,一人住西屋,平日里各吃各的飯,各管各的事。兩年前,叔叔得了腦血栓,雖經過治療,但留下了后遺癥,生活基本能夠自理,但沒有了經濟來源,兒女也不愿意贍養他。
沒辦法,叔叔搬去和二奶奶一起住,二爺有退休金,但二爺和二奶奶都有病,也不富余,叔叔長期吃住在二奶奶那里,二奶奶受不了了,給叔叔出主意,讓他和嬸嬸打離婚,分財產,不離婚,就讓嬸嬸出錢養叔叔,因為按照法律規定,夫妻之間是有撫養義務的。不知道叔叔是不是念及多年的夫妻情分,開庭前又撤訴了。
總之,叔叔與嬸嬸的感情就像一團麻,誰也理不清,嬸嬸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婆婆在世一天,我們就一天沒有好日子過?;蛟S這揭示出了夫妻感情的實質問題。
一個男人成為媽寶男,與他的成長經歷是密不可分的,導致媽寶男的形成,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有一個強勢的媽媽。
《少年說》中有一個叫張鑫喆的男孩,他是一名初中生,站在臺上哭著求父母不要再打架了,他口中所說的打架并不是爭吵,而是動手。有一次,他的父母因為是先讓他寫作業還是先休息的問題,動起手來,他嚇得打了110。
聽了兒子的哭訴,張鑫喆的媽媽說,她和丈夫之間并沒有太大的矛盾,打架是他們的一種溝通方式,沒想到會給兒子造成這么大的傷害,她也承認是自己太強勢了,當丈夫、兒子和她的觀點不一致時,她就受不了,總要迫使他人聽他的,甚至不惜動手,用武力鎮壓來讓別人屈服。
這位媽媽雖然認識到了自己的性格太強勢,卻不知道媽媽的強勢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強勢的媽媽會養出一個彪悍的女兒和一個弱勢的兒子。在這里,我們只談強勢的媽媽對兒子的影響。
第一,媽媽太強勢,會讓男孩缺乏自信
張鑫喆站在臺上時,非常緊張,拳頭緊緊地攥著,沒說幾句,就開始哭泣,在和主持人交流時,眼神飄忽不定,不敢看主持人的眼睛,這些都是非常不自信的表現。
一個人的自信來自哪里?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得到父母的認可和賞識,從而將其內化為自己的認知——我能行;二是一個人自己感覺是有價值感的,比如孩子經過努力取得了好成績,孩子幫助別人,內心感到愉快等,這都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媽媽太強勢,常常一言堂,很難做到尊重孩子,她只會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而不考慮孩子的感受,這樣的孩子既難得到媽媽的賞識和認可,也無法通過自身的努力去實現自我價值,而成了任由媽媽擺布的玩偶,會非常自卑。
第二,媽媽太強勢,會讓男孩缺乏責任感,沒有主見,
媽寶男典型的特征就是沒有責任感,沒有主見,遇事就會找媽媽,這是因為孩子從小沒有學會承擔責任,當然他也不需要承擔責任,因為媽媽一直在命令孩子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他扮演的一直是執行者的角色,不需要思考。
但是,等到孩子成年以后,有了自己的家庭,需要承擔責任時,你會發現孩子挑不起大梁,窩窩囊囊,而強勢的媽媽往往在這個時候又回去摻和兒子和兒媳的生活,從而將家庭關系搞得一團糟,這是很多夫妻不幸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媽媽太強勢,會養出暴力男
媽寶男除了表現得窩窩囊囊以外,還會走向另外一種極端,當他意識到自己很窩囊,無法承擔起家庭責任時,他會非常懊惱,可又不知道該如何做,于是就會簡單粗暴地用拳頭來解決問題,而且非常大男子主義,讓家人聽他的,家庭暴力由此產生。
哪個當媽的都不希望養出這樣的兒子吧?如果你是一個強勢的媽媽,一定要慢慢地改正,否則我們將會斷送孩子未來的幸福。
在一個家庭中,夫妻關系是核心,只有夫妻相愛,孩子才是幸福的,經常聽到家長對孩子說:“我和你爸爸雖然經常吵架,但是我們都愛你?!笔聦嶋m然如此,但孩子卻感受不到父母的愛,而是恐懼。
夫妻吵架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前兩天,兒子跟我講起一件三四年前發生的事情,那時大兒子才四五歲,二寶還沒有出生,若他不提起,我早就把這件事忘在了腦后。
兒子說,他很少見爸爸和媽媽吵架,只記得有一次媽媽和爸爸吵了兩句后,就跑出去了,坐在樓下的涼亭里。我想了好半天,才想起這件事,在我看來不過是一件很小的夫妻吵架,卻給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要想孩子健康成長,夫妻必須恩愛,夫妻恩愛才會有溫暖的家,才能讓孩子獲得愛的滋養,我認為健康的夫妻關系應該是“人”字形的,一撇一捺代表的是夫妻相互扶持,一定不是比誰更強勢,一方一定要壓倒另一方,爸爸也一定不能缺位,由媽媽一個人撐起一個家,搞一言堂。
總之,夫妻相互扶持,關系穩定,孩子才能健康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