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憑傳說走上九天云霄, 也憑神仙魅力增添諸種神奇色彩.人們根據(jù)現(xiàn)實社會的官職和角色定位, 也為他們在天國的彼岸按排了理想的工作崗位.
可是, 歷史惰性制造的神仙世界, 也是封建社會官制人員混亂的一個縮影.一官多人, 一人多職.在同個俗稱下, 卻涵蓋了多個神.其中頗為典型的, 是二郎神.
在神話傳說中的灌江口二郎神廟主神, 他姓什么, 名什么, 竟出現(xiàn)了四種說法.
鄧遐說.兩宋時稱二郎神為晉鄧遐."沔水隈潭極深, 先有蛟為害.鄧遐為襄陽太守, 拔劍入水, 蛟繞其足, 遐自揮劍, 截蛟數(shù)段, 流血丹水, 勇冠當(dāng)時, 於是后遂無蛟患" (《太平御覽》卷六十二引《盛弘之荊州記》) , 可見早在南北朝就有此說.又鄧遐故事, 并見於浙江杭州, "二郎神廟, 在府城忠清里.神姓鄧, 諱遐......揮劍截蛟, 數(shù)斷而出, 自是患息, 鄉(xiāng)人德之, 為立祠祀之, 以其嘗為二郎將, 故尊為二郎神". (《古今圖書集成·職分典》卷九四七) .鄧遐事, 近似西晉周處在陽羨 (江蘇宜興) 斬蛟, 且晉代并無"二郎將"官職.隨之年代日久, 他作為"二郎神"影響是較小的.
趙昱說.隋末趙昱也是生時斬蛟、死后稱"二郎神"的."趙昱, 隋末拜嘉州太守.時犍為潭中有老蛟為害, 昱率甲七千人, 及丹男屬一萬人, 夾江岸鼓吹, 聲震天地.昱乃持刀沒水, 頃江水盡赤, 石岸半崩, 吼聲如雷.昱左手持蛟首, 右手持刀, 奮波而出, 州人頂戴, 事為神明.隋末大亂, 潛以隱去, 不知所終.時嘉陵漲溢, 水勢洶然, 蜀人思昱.頃之, 見昱青霧中, 騎白馬, 從數(shù)獵者, 見於波面, 揚鞭而過, 州人爭呼之.太祖文皇帝, 賜封神勇大將軍, 廟食灌江口.昱斬蛟時, 年二十六." (宋王铚《龍城錄》) ."隋趙昱, 棄官去不知所終.會嘉州水漲, 蜀人見昱霧中乘白馬越流而過, 因立廟灌江, 呼曰灌江二郎神.""宋開禧中, 石矻跶寇和州, 二郎神顯靈助守將破敵, 詔封為王 (《常熟縣志》) .
趙昱乃北宋時立廟灌江口, 封"大將軍", 他何因被稱為"二郎神"的, 就不清楚了.但終屬"二郎神"之一.
按, 此趙昱或作楊煜.《河南府志》: "河南有二郎神廟在府城南關(guān), 祀隋灌州刺史楊煜.煜嘗斬蛟筑堤, 遏水患, 故民為立廟".
李冰二郎說.李冰為秦蜀守, 治理都江堰, 功德綿延千年, 這在《史記》等書都有記載.但史書均無記述他治水頗仗兒子相助的.《風(fēng)俗通》始有李冰斗江神故事.《獨醒雜志》稱李冰為灌口二郎.似此二郎原系為李冰造型, 故蜀中民間多有李冰變體斗水怪的傳說.此說最早見自《朱子語類》: "蜀中灌口二郎廟, 當(dāng)是因李冰開鑿離堆有功立廟, 今來現(xiàn)許多靈怪, 乃是他第二兒子".按, 灌江口二王廟, 初建於南齊年間, 僅祀李冰, 當(dāng)時稱崇德廟.南宋時增塑二郎於前殿.公元1727 年 (清雍正五年) , 贈封李冰為"敷澤興濟通佑王, 其子二郎為承績廣惠顯英王, 以故呼為二王廟" (《增修灌縣志》卷十三) .此后李冰二郎故事漸多.《都江堰功小傳》稱: "二郎為李冰仲子, 喜馳獵, 與其友七人斬蛟.又假飾美女, 就婚孽鱗, 以人祠勸酒".此間所稱"其友七人", 即"梅山七圣".《灌縣文徵·李冰父子治水記》載, "二郎喜馳獵之事, 奉父命而斬蛟, 其友七人實助之, 世傳梅山七圣".現(xiàn)在灌縣二王廟小戲臺橫額留有清初木刻"二郎偕梅山七圣助李冰斗犀圖", 此中二郎倒持三尖兩刃刀, 前后跟隨有獵犬, 相從七人形狀古怪, 當(dāng)系"七圣".二郎因為有佐父治水大功, 在他被奉祀后, 順理成章就嬗化為"二郎神"了.
楊戩說.通常稱二郎神為楊戩.這當(dāng)是明人神魔小說《封神演義》和《西游記》兩書塑造有楊戩形象, 而戲劇評話中的楊戩亦因之而具有特異功能.許仲琳《封神演義》說他是玉鼎真人的徒弟, 有九轉(zhuǎn)玄功之奇術(shù), 三只眼, 帶哮天犬, 使一柄三尖兩刃刀, 輔佐姜子牙興周滅紂, 在革命成功后肉體成圣.吳承恩的《西游記》與《封神演義》是同一形象, 稍異的是它予后者說的"梅山七怪", 換成了"梅山六兄弟".這個楊戩, 不見於他, 僅《西游記》稱他是"顯圣二郎真君, 見居灌洲灌江口".他自稱是"玉帝外甥, 敕封昭惠靈顯王二郎是也".而孫悟空卻點出他的底細, "我記得當(dāng)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 配合楊君, 生一男子, 曾使斧劈桃山的" (第六回) .此處的楊戩, 是在玉皇大帝神仙貴族的血緣圈里, 兼之武藝出眾, 法術(shù)高明, 更是與眾不同了, 灌江口的二郎神廟竟被說成是楊戩的家廟.大概從元明始, "二郎神"開始移植於杜撰的楊戩名下.明初話本《勘靴兒》 (后即嬗變?yōu)樵挶尽缎咽篮阊浴肪硎犊逼ぱ巫C二郎神》) 即記有二郎神楊戩的專祠.現(xiàn)在臺灣就有兩處專祠"楊戩仙師"的二郎神廟, 一系云林九天宮, 一系新竹救世宮, 廟中所供楊戩造像, 皆循《封神》、《西游》模式塑建的.
也有人說, 此二郎神取名楊戩者, 源系北宋權(quán)宦楊戩, "或謂神之楊戩系由人之楊戩附會而來, 以楊戩宦者, 宋徽宗時人, 陸游則宋高宗時人, 生年與之相去不遠, 已記其蝦蟆變化之異, 則明清傳說之附會固其宜也." (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詞典》) 此處所謂"蝦蟆變", 系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說楊戩系蝦蟆精故事.權(quán)宦楊戩何以嬗化為二郎神楊戩姓氏不清楚, 也許是一個謎.但權(quán)宦楊戩, 系北宋末年列名"六賊", 一則誤國殃民, 壞事做盡, 二則此人系宦官; 而無論是神或仙, 無有生理缺陷的.生殖機能不全的不是完人, 他是不能進仙班的.這個楊戩按傳統(tǒng)文化界定, 他死后必下阿鼻地獄, 當(dāng)然不可能為后人借用為二郎神姓氏而供奉了的.
但是, 楊戩定位為二郎神, 經(jīng)過《封神》、《西游記》的傳播功能, 己為人們認可, "神魔小說《封神榜》中那個長著三只眼的神通廣大的楊戩就是這個“灌口二郎神”.李冰的兒子為什么又姓了楊呢?這個誰也說不清楚." (山東大學(xué)《杜甫全集》校注組《仿古學(xué)詩萬里行》,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2年) 研究民間文學(xué)多年的馮沅君也說, "灌口二郎本有李楊二說, 然元 (或明) 劇中關(guān)於二郎神的幾本, 應(yīng)該都以楊二郎為注腳", "《中國的水神》第二章記灌縣流行的灌口二郎神故事.這個二郎究竟姓什么, 作者未明言, 但看最后助二郎擒獲孽龍的是觀音大士, 可知道這個灌口二郎應(yīng)該是和《西天取經(jīng)》 (按, 系元吳昌齡作雜劇) 及《西游記》所說的為一而非二, 換言之, 他應(yīng)該是楊二郎" (《中國古典戲劇研究》, 臺灣學(xué)藝出版社, 1989 年) .二郎神之說可謂久矣, 它是如何最后歸宗於姓楊的, 看來還得要作深入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