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1967年5月16日開山,開山祖師是世界知名人物、現年85歲的星云法師。幾十年時間,“年輕”的佛光山成為臺灣最大的佛教道場,也是臺灣信眾最多、最負盛名的佛教圣地,在臺灣有“南臺佛都”之號。在臺灣,佛光山的寺院規模算是大的了,寺院建筑規模宏偉,有大雄寶殿、大悲殿、大智殿及大愿殿四幢主要建筑,現代化的大雄寶殿比福州鼓山的涌泉寺還要大,很奇怪的是沒有鐘鼓樓,而是將不大的鐘和鼓分別架設于大雄寶殿的對稱兩個角落。
除了主要寺院建筑外,佛光山最具特色的便是大佛城,其中接引大佛高36米,在陽光下反射出萬道金光,大佛四周有480尊小型金身阿彌陀佛塑像圍繞,景象莊嚴。在佛光山看到山坡上有很多墓塔,我不解地請教比丘尼,她們說這只是一般信眾和僧尼的藏骨塔,而在福州的名山名寺,這是高僧身后才能享有的殊榮。
從開山以來,一磚一瓦建立起佛光山,如今在全世界各大洲建立數十個分院,創立了佛教學院、出版社、育幼院、老人之家、高級中學,甚至有自己的電視臺,星云法師每日要錄制兩個小時的佛教節目播出,深遠的影響力,也是佛光山成為“佛都”的原因之一。
↓從山下放生池到大佛前的兩側,也都排列著作接引狀的佛像雕塑,據統計共有480座。
↓殿內供三尊大佛,四面墻壁有14,800個小佛龕,各有佛像一尊,光明燈一盞。
↓佛光山接引大佛左手下垂作迎迓狀,右手舉至肩,掌心向前,手指向上,表示“接引上天”。
↓佛像全身貼金,晚霞相映,金光萬丈。大佛四周的佛陀。
↓佛光山是臺灣的地藏道場(大陸的地藏道場是九華山)
↓當代墓塔
佛陀紀念館是一座融和古今中外、傳統與現代的建筑,沒有安排參觀,我請求停車飛快拍了以下兩張。
↓矗立街心的佛光紀念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