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北站透視效果圖
萬州北站鳥瞰效果圖
那么,最終批復的渝萬鐵路萬州北站綜合交通樞紐規劃究竟是啥模樣呢?
采用跨線式站房,3站臺7線
經過一年多的優化設計及爭取,獲得中國鐵路總公司批復同意的渝萬鐵路萬州北站采用跨線式高架站房方案。
批復方案確定,萬州北站站房位于線路正上方,站型為線正上式。站房東、西兩側上跨公路橋。車站總規模為3站臺7線,其中450米長、12米寬站臺1座,450米長、10.5米寬站臺2座;正線2條,到發線5條,并預留達萬鐵路復線。站房中心設旅客出站天橋1座,橋寬8米,旅客出站天橋與出站大廳相連,采用平進下出的進出站方式。站房主體為1層,兩側局部為2層,總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分地下一層和地上一層、二層布局;建筑主體高度19.45米、總長103.6米、總寬118.75米。
根據設計資料,渝萬鐵路萬州北站2020年(近期)、2030年(遠期)的年旅客發送量分別為1167萬人、1320萬人,日均旅客發送量分別為3.2萬人次、3.65萬人次。
實現“零換乘”綜合交通樞紐目標
據了解,渝萬鐵路萬州北站跨線式高架站房方案,有利于區域交通組織“無縫銜接”和城市發展,實現“零換乘”綜合交通樞紐目標。
據介紹,萬州北站最初設計為線側式站房,未考慮“零換乘”和“綜合交通樞紐”布局,僅考慮了鐵路自用站房6000平方米建設規模,后經我區大力爭取,站房面積擴大到1.5萬平方米,并且優化設計為跨線式站房方案。
由此,渝萬鐵路萬州北站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形成——依托鐵路跨線式高架站房,配套建設長途汽車站、公交車站,增設泊位1500個的地下停車場,從而實現高鐵、長途客運、城市公交、出租車及社會車輛“零換乘”,用好運力資源便捷旅客出行。同時,也為遠期鐵路運輸需求預留出充足空間,有助于提升區域城市品質。
區交委表示,渝萬鐵路萬州北站綜合交通樞紐建成后,將是我區最大的綜合客運樞紐和城市綜合客運換乘中心,對于完善渝東北及三峽庫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優化設計,終極方案來之不易
然而,渝萬鐵路萬州北站跨線式高架站房方案的優化設計及爭取并不容易,歷時了一年多。
據了解,由項目業主招標設計的萬州北站原方案于2013年出籠,僅考慮了自用站房建設,不僅站房規模小(6000平方米),而且為線側式布局,無法實現“零換乘”,也不能滿足我區“綜合交通樞紐”發展需求。
為此,區委、區政府及時提出我區高鐵站場必須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進行優化設計,并多次召集專家專題研究,責成區交委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全力推動。
方案優化設計委托中鐵二院重慶分院歷時8個月編制完成,共提出5套方案,區委常委會研究審定后按跨線式站房方案上報,經市政府、市發改委、區政府等努力爭取,最終獲得中國鐵路總公司審批,同意采用3站臺8線(預留達萬鐵路復線)的跨線式高架站房方案,站房規模擴大到1.5萬平方米。
楊勇稱,優化設計后的渝萬鐵路萬州北站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實現了高鐵站與長途汽車站、公交車站“零換乘”,并增設了大型地下停車場,預留了城市輕軌站,還有利于與達萬鐵路復線并站,可實現重慶—萬州—鄭州高鐵所有車次在萬經停,成就了綜合交通樞紐體系。而且跨線式高架站房能充分利用地形建設,成本更低、功能更優,可減少土石方開挖工程量300多萬立方米,節藥用地20畝,不僅車站整體空間形態和布局最為理想,還增大了南、北廣場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