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火車老站地圖》(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劉建春著),勾起我的思緒,書中收錄介紹了我們祖國東西南北的30個老車站,但是非常遺憾,唐山站——中國第一個火車站未被收錄,可能是作者沒能找到相關的資料,可能對唐胥鐵路的歷史不甚了解,不得不留有遺憾。 兒時的我就住在唐胥鐵路舊址旁,常常眷戀著那轟隆滾滾火車并目送著遠去,鐫刻著“1881”的單孔橋洞歷歷在目,翻開歷史,讓我們還原唐山站的歷史及變遷經過。
作為清朝洋務運動主要推手之一的李鴻章,委派上海輪船招商局總辦唐廷樞到唐山開平一帶勘探煤鐵礦藏,并于1878年8月正式開辦了開平礦務局。為了把煤炭運往最近的天津衛北塘海口裝船運出,解決煤炭運銷的問題,唐廷樞上奏朝廷,請求修建一條由礦地到澗河口的百里鐵路。最終在李鴻章的默許下,于1881年6月9日動工修建了胥各莊至唐山之間全長9.67公里的一小段鐵路——中國第一條準軌鐵路。被后人稱為“中國鐵路建筑史的正式開端”。
中國自建第一條標準鐵路——唐胥鐵路于1881年建成通車后,1882年初,唐山火車站建成營業。站址選在市內建國路天橋東北500米老站道口處(現在金匙橋附近)。后來由于開平礦務局盲目地采挖地下煤,造成路基塌陷影響行車安全,唐山站于1907年向西南遷1公里王前街。1976年7月28日發生強烈地震,唐山火車站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所有站舍和建筑物被夷為平地。此外,在唐山附近的230公里鐵路線上,有的地段下沉、開裂、冒漿,有的鋼軌位移、扭曲、拉斷,沿線幾十座橋梁不同程度地受到破壞。我市的廣大鐵路職工在全國鐵路同行和鐵道兵、舟橋部隊的支援下,震后第三天修復了通坨線,7天修通了京山鐵路上行線,第十天恢復了下行線,第十二天唐山站開始簡易接卸抗震救災的物資列車,9月份就以臨建設施恢復了行車。 地震后在原址重建的唐山站,于1983年11月15日建成交付使用,外觀為長方形框架結構,一直沿用到1996年。至此,我國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的第一個火車站,它的客運史正式宣告結束,改稱——唐山南站。改為貨運站
位于唐山新華西道西端的新客運站唐山站,于1993年3月17日開工興建,1994年11月11日隨著京山壓改工程開通同時啟動辦理客運業務。1995年7月1日正式獨立運營并定為一等站。
與唐山西站同時開通的貨運站唐山東站(原稱唐山北),是貫通京山、連接京秦、銜接唐遵3條線路的重要交通樞紐。,由唐山南站、唐山東站、唐山北站(2006年12月20日0時起,原豐潤站改名為唐山北站。原唐山北站改名為唐山東站)唐山站(新火車站)合并組成了京山線上集客運、貨運、區段輔助編組站為一體的綜合直屬站,統稱為唐山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