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將規劃形成“米”字型高速鐵路網。重慶市交委供圖 華龍網發(點擊小圖看大圖) 目標:到2030年 全市路網總規模達5808公里
根據《重慶市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6—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到2020年,形成1條環線、10條連接重慶主城樞紐的鐵路干線大通道,鐵路運營里程達到2600公里以上,其中高鐵運營里程375公里;在建鐵路里程1300公里以上,其中,在建高鐵里程1165公里,全面加快“米”字型高鐵大通道建設;為重慶建設國家綜合性鐵路樞紐奠定堅實基礎。
到2030年,全市路網在建和建成總規模達到5805公里,其中高鐵里程2032公里,形成以重慶樞紐為中心,“米”字型高速鐵路通道為骨架,“兩環十干線多聯線”普速鐵路為支撐,連通歐亞、通達全國、暢通周邊的現代化鐵路網絡體系;全面形成以“三主兩輔”鐵路客運樞紐、“2+4+9”鐵路物流中心為主導的鐵路樞紐體系;全面建成國家綜合性鐵路樞紐。
高鐵:規劃新增8條 渝昆高鐵力爭今年開工
重慶市交委介紹,根據規劃,我市將建設重慶至成都、蘭州、西安、鄭州、武漢、長沙、貴陽、昆明等8個方向、時速250公里及以上的高速鐵路通道,形成“米”字型高速鐵路網,共10條、2032公里,其中規劃新增高速鐵路8條、1475公里。
具體來看規劃新增高速鐵路8條分別是:渝昆高速鐵路、渝西高速鐵路、渝湘高速鐵路、渝貴高速鐵路、蘭渝高速鐵路、渝武高速鐵路、成渝中線高速鐵路、渝達城際鐵路。
市交委表示,“十三五”時期,將開工建設渝昆高鐵、渝湘高鐵、渝西高鐵、蘭渝高鐵重慶西站經銅梁至潼南段,其中渝昆高鐵力爭今年開工。
待我市八個方向的“米”字型高鐵網建成后,將實現“2小時高鐵重慶”、1小時成都和貴陽、3小時周邊省會城市、6小時北上廣;與國家重要城市群全面實現高鐵聯系。
高鐵帶來的出行變化切切實實能感受到。重慶市交委副主任汪欽琳說,今年底沙坪壩站建成通車后,將實現1小時成渝高鐵。下一步,渝萬高鐵將進一步提速,使萬州融入1小時重慶圈。今年底渝黔鐵路建成通車、西站鐵路綜合交通樞紐一期工程建成投用后,重慶至貴陽從8小時縮短至2小時,重慶至廣州從12小時間縮短至6小時,重慶至昆明從18小時縮短至4個半小時,重慶至長沙從9小時縮短至5小時。
普速鐵路:“十三五”時期安張鐵路奉溪段開工 規劃鐵路二環線
在普速鐵路方面,我市規劃建設樞紐西環線,銜接樞紐東環線,串聯城市發展新區多個工業園區和重點城鎮。規劃建設鐵路二環線,串起城市發展新區9個行政區和2個經開區,促進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
同時,為進一步擴大鐵路服務范圍,提高運輸服務水平,增強區域間和大運輸通道聯系,根據鐵路通道格局和資源開發需要,規劃新增安張、黔遵昭、恩黔、渝柳、沿江、廣涪和黔忠廣鐵路;規劃實施成渝鐵路和達萬利鐵路擴能改造。
此外,規劃建設黃茅坪、龍頭港、新田港、西永等一批園區型、疏港型支線鐵路,以及白市驛糧專、商專、油專、冷專等一批企業專用線,逐步實現千億級工業園區、百萬噸級貨運量企業通鐵路。
市交委表示,“十三五”時期,我市將開工建設安張鐵路奉溪段、成渝鐵路改造、達萬利鐵路擴能改造等項目。加快開展樞紐西環線、廣涪鐵路、鐵路二環線合川至永川段等前期工作,力爭早日開工建設。
客運樞紐:新增布局重慶東站 今后下飛機坐環線列車10分鐘到重慶北站
“目前,我市樞紐布局不合理,服務能力和運行效率亟待提高。”市交委副主任汪欽琳說,對此,按《規劃》,我市將在原有重慶北站、重慶西站、重慶站、沙坪壩站的基礎上,新增布局重慶東站,主要承接渝湘高鐵、渝西高鐵和樞紐東環線等線路的引入,形成北站、西站、東站為主要站,重慶站、沙坪壩站為輔助站的“三主兩輔”客運樞紐格局。
樞紐站之間如何加強互聯互通?汪欽琳介紹,我市將建設重慶站與東站的樞紐聯絡線,以及樞紐東環線,實現北站、西站、東站、重慶站、江北機場等樞紐相互聯通,增強重慶樞紐的靈活性,提升樞紐的運行效率。
市交委副主任汪欽琳介紹,隨著“三主兩輔”客運樞紐、地方配套綜合交通樞紐、樞紐聯絡線、樞紐東環線、機場支線的建成,重慶鐵路樞紐、機場樞紐能實現全面互聯互通,市民可就近乘車,快速到達重慶主要交通樞紐、全國主要目的地。
比如,市民抵達機場,可在機場T3A航站樓乘坐環線列車,可10分鐘到達重慶北站,20分鐘到達重慶西站,30分鐘到達重慶東站。到成都的市民,可在重慶北站、重慶西站、沙坪壩站、重慶站、重慶東站就近乘車。
貨運樞紐:形成兩個全國性鐵路物流中心
汪欽琳介紹,按《規劃》,重慶貨運樞紐在現有“1+8”物流中心的基礎上,新增龍盛、南彭、木耳等6個物流中心,形成團結村和小嵐埡2個全國性鐵路物流中心,白市驛、南彭、木耳和龍盛4個區域性鐵路物流中心,磨心坡、北碚、黃磏、唐家沱、魚嘴、德感、雙福、大路和澄江9個地區性鐵路物流中心,構成“2+4+9”的全國—區域—地區三級物流中心網絡的貨運系統。
同時,在現有興隆場編組站的基礎上,新增東環線東港區段站,形成“一主一輔”解編系統,日編組能力達到2.65萬輛。屆時,重慶樞紐貨運能力將達到1.2億噸,有效滿足鐵路貨運需求,適應我市產業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