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房價及限購限售政策,人口與區域面積,GDP,城市綜合排名,地理位置分別為大家做詳細介紹,供大家參考。房價及限購限售政策
01四個城市的二手房平均房價:
一
東莞:15435元/m2 珠海:20365元/m2 中山:11923元/m2 惠州:10303元/m2
四個城市對外地戶口的限購政策如下:
東莞:非東莞市戶籍購買首套房需繳納1年社保或個稅,購買第二套新建商品住房需繳納2年社保或個稅;
珠海:全市范圍內的所有戶型住房全部納入限購范圍,未滿5年社保非本市戶籍居民無購房資格,
中山:非本地戶籍限買1套房且需繳滿半年社保
惠州:不限購,但新購買(新購買是指自本通知施行之日起購買)的商品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須取得不動產權證滿3年方可轉讓。
總結:
珠海最嚴格,中山最忽悠,惠州最奇葩。四個城市的調控措施的重點都是對非本市戶籍人士做出明確的限購條件,對社保的繳費時間有具體的規定。惠州雖然對非戶籍人士不限購但限制房產再次出售的時間長度,這或許可以吸引部分投資者對惠州的青睞。珠海的限購政策最為嚴厲,抑制投資行為。四個城市都有相關購房的政策,間接體現了四個城市的非戶籍購房比例較大,調控更加定向化和差異化。小編要說的是調控越嚴厲今后房價可能漲幅可能更大,請記住!
02人口與區域面積
一
東莞:截止到2016年,東莞的常住人口826萬,戶籍人口200萬,面積:2465平方公里
珠海:截止到2016年,珠海的常住人口180萬,戶籍人口130萬,面積:1711平方公里
中山:截止到2016年,中山的常住人口323萬,戶籍人口161萬,面積:1783平方公里
惠州:截止到2016年,惠州的常住人口477萬,戶籍人口364萬,面積:11599平方公里
總結:
東莞無論是人口總量還是人口密度都遠超其他三個城市。從人口和區域面積可知東莞的吸引力,東莞的人口密度說明人口持續流入,經濟持續發展。東莞搭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東風,會越來越多人來莞就業安居。東莞的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相差明顯,說明購房的潛在需求也是較大的,人口凈流入龐大。其它三個城市人口也凈流入,市場上的潛在需求同樣存在,后期的人口還會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繼續增長。
03GDP
一
東莞:7000億增速:8.2% 人均GDP:8.5萬
珠海:2544億增速:9% 人均GDP:10萬
中山:3500億增速:8.5% 人均GDP:10.8萬
惠州:3830億增速:8% 人均GDP:7.93萬
總結:
總量上東莞是當之無愧成為王者,而中山卻是小而富!雖然GDP總量東莞是最高的,但是由于東莞人口相比其它三個城市較多,人均GDP自然拉低,但也說明東莞的城市吸引力和人口紅利。中山同樣是制造業城市,由于人口相對較少,人均GDP較高,后續隨著外來人口的持續進入和經濟的穩定發展GDP還會繼續升高。珠海作為一個產業相對單一的城市,憑借著自身優勢經濟發展也強勢。惠州地域面積較大,GDP總量自然也不會低,產業經濟發展有待加強。四個城市的GDP會隨著經濟發展持續增長,GDP的增速可能下降,但經濟的結構和質量會更好。
04城市綜合排名
一
東莞市排名:24
珠海市排名:53
中山市排名:56
惠州市排名:71
總結:
東莞市最靠前,惠州最落后。一座城市的綜合實力最能體現城市發展現代化程度,東莞作為制造業立市的新一線城市,隨著經濟轉型升級和發展,城市綜合實力會越來越強大。其它三個城市的綜合實力也不錯,不同的投資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自己的城市置業。
01地理位置
一
東莞:處于珠三角兩大巨頭廣州和深圳之間,位置極其優越。
珠海:與澳門相鄰,現在通過港珠澳大橋與香港相連,前途不可限量。
中山:北邊與廣州南沙自貿區相接,南邊與珠海相鄰,深中通道開通后,與深圳前海灣自貿區想通,處于粵港澳大灣區的幾何中心位置。
惠州:與深圳的東邊相鄰,深圳東進策略的目的地,深圳的地鐵直達惠州,深惠同城指日可待。
總結:
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圍內,建議買房的順序為東莞>珠海>中山>惠州。因為東莞地處穗深兩大城市之間,交通和經濟的優勢較為明顯,后期發展潛力巨大。其次珠海毗臨澳門地理也較好,且港珠澳大橋通車后的交通優勢也將顯現,是一座宜居的城市。最后中山和惠州都作為與深圳的左右的鄰居,如深圳與惠州軌道交通互連互通;另外深中通道的建設會拉近兩個城市的距離,中山成為承接深圳人口和產業另一個新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