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者“有視力卻不愿和你對視,有語言卻很難和你交流,有聽力卻總是充耳不聞,有行為卻總與你的愿望相違……”人們無從解釋,只好把他們叫作“星星的孩子”——猶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個世界,獨自閃爍。

有的孤獨癥兒童還存在明顯的外部特征,比如4—8個月時頭圍增大明顯,臉比較長、耳朵大、雙眼距離寬,前額弓高拱,手紋斷掌。值得一提的是,手紋斷掌并不能說明孩子患有孤獨癥,但孤獨癥患兒中,約九成是“斷掌”。
家長一定要及時觀察孩子的神情舉止,早發現早做康復治療,不要逃避,不要隱瞞,正視孩子的情況,才能更好的幫孩子走出孤獨與痛苦。一般來說,在2歲之前及時干預治療,可以讓孩子有很大的進步。
每十個自閉癥兒童中,有一個天才
有些自閉癥兒童在某方面表現出天才特性,比如擅長繪畫、音樂,或記憶力超強等。專家說,這部分有特殊才能的人占到所有自閉癥患者的10%。
吉姆·皮克:美國一名記憶力超群的自閉癥患者。電影《雨人》的原型。他擁有超記憶能力,精通從文學到歷史在內的15門學科,能一字不漏背誦至少9000本書的內容。

斯蒂芬·威爾夏:小的時候不愛說話,被診斷為典型孤獨癥。他最讓人驚嘆的地方是具有驚人的記憶力。在一個陌生的城市,他只要在街上轉一圈,就可以把街景建筑全都像電腦一樣事無巨細地儲存下來,再用畫筆還原出來。從2005年以來,Stephen Wiltshire憑借記憶畫過全世界八座城市的全景,分別是東京、羅馬、香港、法蘭克福、馬德里、迪拜、耶路撒冷和倫敦。在畫畫之前,他所有的準備就是搭乘直升飛機繞城觀察。

David Barth:1998年生于荷蘭鹿特丹。作為一個從小就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癥的孩子,從他兩歲能夠拿起畫筆的那一天,他便開始畫畫。他敏感于細節,尤其擅長畫動物類。他與媽媽合出了一本書《柯蒂斯怎么了》。在這本書中,媽媽講故事,David 運用自己的繪畫天賦在媽媽的幫助下向讀者解釋患自閉癥對他而言是什么感覺,以獨特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自閉癥患者的生活。

Jacob Barnett:2歲時被診斷患有中度至重度自閉癥,在媽媽的個性化教育下,雅各布11歲時考取了大學,2014年拿到量子物理學碩士學位。如今16歲的他智商170,高于愛因斯坦。

小龍:廈門的一位自閉兒,他無師自通學會鋼琴,《新聞聯播》的片頭曲,聽了一遍,小龍就能彈出來。七八歲時,學會五線譜的小龍,聽了幾遍鋼琴曲《致愛麗絲》,自己寫出譜來。旁人隨口說出一個年月日,1秒鐘他就能說出那天是星期幾。

“星孩”的世界里,是怎樣的孤獨?
自閉癥天才的傲人天賦,讓常人都無法匹及,但在閃耀的光芒背后,他們依然是一群孤獨的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與別人交流,甚至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廈門的小龍能無師自通學會鋼琴,卻不懂基本的社交禮儀,14歲了還在行駛的公交車上撒尿;韋一哲鋼琴通過全國音協十級考試,還兼修雙排鍵電子琴和吉他,但他無法與旁人正常的交流,表達自己的感情只有通過“榨果汁”……被稱為天才的他們尚且如此,普通的自閉癥孩子更是面臨著個人生存和社會交往方面的種種困難。當父母老去,他們該如何生存?
這是一組自閉癥兒童的圖片,我們能看到他們的生存現狀,以及父母的痛苦……

子鍵不能自己吃飯,需要生活老師的專門料理,他在吃飯時也會經常陷入自己的世界里,對食物漠不關心。(如二的攝區)


翠翠(匿名)兩歲時就被確診為患兒童孤獨癥。她平時經常把帽子蓋到臉上,并自言自語說出一些很讓別人無從理解的話。(齊魯網)

一位自閉癥的媽媽,絕望的流下眼淚。熬不下去的時候,她就對著兒子嘆氣:“你再不乖,就沒人疼了!”而這時,兒子總是傻笑。(福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