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衛生部新聞辦公布中國高血壓控制率為6.1%,經過近十年的努力,目前其控制率約10%,此低控制率與歐美國家比較有明顯的差距。2010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近日已公布,其亮點問題很多,尤其是近年來大量循證醫學表明,新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出現,促使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和發展。其中,2010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提出了一項新的心血管危險因素,這就是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癥,目前已引起了學術界高度重視。研究表明,同型半胱胺酸(HCY)與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關系十分密切。本文就HCY與高血壓及心腦血管疾病的關系作簡單解讀。
1 心血管病的中國現象
眾所周知,中國人群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患病率分別為18.8%、3%和10%。美國其患病率分別為32%、31%和24%。但是,我國腦卒中患病率與冠心病比率為10比1;而美國為1比1。我國腦卒中是我國人口首位死亡原因,約占總死亡疾病譜的22.45%。近年來我國無論腦卒中及冠心病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前者2005年較1985年上升138%,后者上升54%。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美國心臟病死亡率為腦卒中4.5倍;中國腦卒中死亡率為冠心病的2.6倍。在高血壓控制完全一樣的情況下,中國人群腦卒中與心肌梗死比例為6.1;歐美國家為1:1。2008年我國調查結果顯示:腦卒中每年以8.7%速度增長。我們思考的問題是我國為什么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患者低于美國,但腦卒中患病率卻明顯的高于美國?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研究證實:我國人群HCY水平平均在10 μmol/L以上,而美國人群HCY的水平低于10 μmol/L。我國學者研究結果顯示,當高血壓人群的HCY水平得到控制后,心腦血管疾病特別是腦卒中患病率明顯降低。文獻報道,心血管風險度與HCY水平呈正相關,HCY水平越高,心血管風險越大。由此可見,心腦血管疾病的中國現象出現與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癥有關。
2 HCY與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版明確指出高HCY是新的危險因素。2006年美國AHA指出,HCY的濃度高于10 μmol/L.,稱為高HCY血癥。我國與西方國家高膽固醇普遍偏高不同,而我國人群中HCY普遍增高。有人研究指出,觀察我國635例正常老年人HCY平均為11.6 μmol/L,高血壓患者組279例,其HCY平均水平達到13.7 μmol/L;腦卒中患者組HCY平均水平為14.8 μmol/L;冠心病患者組HCY水平平均為15.4 μmol/L。由此可見,如伴有其它心血管危險因素時,其HCY的水平會更高。此進一步提示,高HCY是心血管危險因素。此外還有人研究表明,高膽固醇、高HCY、高血糖、高尿酸和高血壓這五種心血管危險因素相對危險度分別為1.8、 2.2、 1.7、 2.0、 6.8。此結果提示,高HCY心腦血管危險度僅次于高血壓,占第二位。我國學者對39165人群高血壓和不同水平HCY協同增加心腦事件風險的觀察研究,平均追蹤觀察6.2年。結果顯示,HCY水平小于10 μmol/L、HCY在10-20 μmol/L之間和HCY大于20μmol/L水平者,心腦血管事件風險分別為1、2.2、3.7;而腦卒中死亡風險為1、3.9和5.7。這進一步說明,高HCY血癥是心腦血管的危險因素。有學者研究結果顯示,HCY水平與心腦血管事件風險成正相關。心腦血管病中國現象顯示,高HCY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和發展,特別是高HCY與高血壓及腦卒中關系更為密切。
近年來,有的學者提出一個全新的概念,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伴有血漿HCY增高者,定為H型高血壓(H-type Hypertension)。文獻報道,H型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極高的危險因素。此型高血壓可增加心腦血管風險28倍,明顯高于伴有吸煙和高膽固醇病史的高HCY患者。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高HCY血癥與心血管疾病發生和發展有著密切關系。高HCY血癥可促使腦、心、腎和血管等靶器官的損害,導致和促進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和發展。故國內外學者均認為高HCY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由于大量的循證醫學已證實此學術觀點,故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版增加此項內容,確認高HCY為心血管危險因素。
3 HCY致高血壓及損害心腦血管的機制
眾所周知,高HCY血癥可損害心、腦、腎及血管,引起靶器官損害,甚至產生相關疾病,其作用機制一直是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問題。近年來國內外研究結果表明,其與氧化應激反應、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機體凝血和纖溶之間平衡失調和動脈硬化有關。
文獻報道,機體HCY水平增高可損害血管內皮細胞,導致一氧化氮水平下降,內皮素水平上升,其結果導致動脈血管壁彈性蛋白的水解增強,引起血管彈性及順應性下降。此外,高HCY血癥還可引起動脈血管平滑細胞增殖,導致動脈血管壁增厚和血管彈性降低。由此還產生動脈血管舒張功能下降,最終導致動脈壁硬度增大,血管外周阻力增加,這也是引起高血壓原因之一,特別是老年人收縮期高血壓發生的重要機制。研究表明,75%的高血壓患者伴有高HCY血癥。其原因與去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MTHFR)活性下降有關。有人研究指出,MTHFR的C677T位點有三個基因團;CT雜合型(50.4%)、CC重合型(24.8%)和TT突變型。值得提出的是,TT突變型可使MTHFR活性下降,導致HCY轉化率降低,最終引起HCY的水平增高。為什么MTHFR活性下降會導致HCY轉化率降低呢?研究證實,這與機體葉酸代謝障礙有關。研究表明,食物中的蛋氨酸經過甲基化代謝,可產生HCY。在正常情況下,機體過多的HCY可經過再甲基化,其轉化為蛋氨酸,但此過程必須有充足的甲基化四氫葉酸參與方能實現。此時可降低肌體內過多的HCY,不產生高HCY血癥。當機體缺乏葉酸時,可影響HCY的代謝,則產生高HCY血癥。
4 抗高HCY血癥的治療對策
我國高血壓控制率較低,其原因很多,特別是與致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有關。我國高血壓并發高HCY患者占75%。目前已知,高HCY與高血壓及心腦血管病發生和發展關系十分密切。因此,學術界十分重視抗高HCY的治療。
目前我國75%高血壓患者伴有高HCY血癥,已知葉酸可降低HCY水平。因此,人們設想采用雙重因素干預措施治療H型高血壓及防治心腦血管疾病。一方面應用降壓藥物控制血壓,另一方面應用葉酸降低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癥。
關于葉酸防治H型高血壓及心腦血管疾病的效果問題一直被人們所關注。目前已有循證醫學證實,葉酸確實有對其防治的效果。文獻報道,在我國林縣3318例受試者,每日補充葉酸800μg,觀察6年,治療組腦血管病死亡率減少37%。還有人報道,執行強化葉酸的美國和加拿大國家,在1999-2002年,腦卒中死亡率每年分別下降2.9%和5.4%,但對照組未服用葉酸的國家英格蘭腦卒中死亡率無變化,此提示葉酸強化措施可降低HCY,使腦卒中死亡率下降。目前,我國上市國家一類新藥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就是根據雙重干預思路開發的新藥。有針對性的治療H型高血壓及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研究證實,ACEI類藥物依那普利與葉酸組合的固定配方片劑既能降血壓,又能降低HCY。此組合理論依據是高HCY可使硫化氫酶活性增強,導致硫化氫的水平下降,促使ACE活性增強,促使血管緊張素Ⅰ形成過多的血管緊張素Ⅱ,最終造成外周動脈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腦血管受損。這樣的患者應用ACEI類藥物依那普利可阻斷ACE的作用,減少血管緊張素Ⅱ的生成,使過度收縮的動脈血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舒張,引起血壓有一定程度降低。
目前認為,采用雙重干預措施治療H型高血壓及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有重要的臨床價值。我國在十二·五期間已立項進一步重點研究此問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