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分宜縣一男子通過網絡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再有償轉賣給他人,非法獲利人民幣39771.55元。日前,江西省分宜縣人民法院對這起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刑事案件進行了宣判,判處被告人張某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2萬元。
據了解,2012年4月以來,張某花費3.46萬元,通過網絡先后43次購買了包括姓名、住址、電話號碼等內容在內的公民個人信息。張某將其所購買的個人信息轉賣155次,獲取人民幣7.44萬元。
2013年8月,公安機關查獲被告人的犯罪行為及作案工具,并查實被告人共獲取各種公民個人信息1076萬條。一審法院認為,被告人的行為構成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告人到案后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其行為屬于坦白,依法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已退贓,可酌情從輕處罰。法院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是指通過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公安部門專家提醒,公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盡可能提高防范意識,確保個人信息安全。比如,不瀏覽不認識、不知情的網站,更不要下載里面的東西,以防木馬病毒盜取個人信息;在購房等商務活動中可要求約定保密責任等。(記者吳鍾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