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豹,學名P.p.fontanieri。是豹的一個
亞種,這個亞種是我國特產,所以也稱為中國豹。
國際上習慣叫chinese Leopard。
因當時定名的豹皮在日本(1862年)發現,學名被誤認為“japonensis”,其實日本根本不產豹。這張豹皮來自
北京郊區一帶。
華北豹毛皮顏色要深于
遠東豹。該亞種原分布于河南、河北、
山西、北京、陜西、甘肅東南部和寧夏南部的廣大地區,華北豹過去被大量捕殺,山西省60年代就捕殺了1750只華北豹。目前
甘肅、河南、寧夏、北京的華北豹已基本絕跡,河北和陜西有少數生存,山西數量則比較可觀,總體呈穩定趨勢。山西是目前擁有野生華北豹數量最多的省,因山西幾乎是當前華北森林環境最好的一塊地區,擁有數量眾多的
狍子和
野豬,為豹提供充足的食物;加上山西的虎、狼、豺、亞洲黑熊、猞猁這些大中型食肉動物已經絕跡或基本絕跡,華北豹在山西幾乎沒有任何競爭對手。山西省華北豹數量大致在1000只左右,目前中國華北豹數量可能不足1500只,被列為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華北豹從頭到尾長約1.7—2.1米,尾巴超過體長之半,雄性體重約60—75公斤,雌性約40—55公斤。其發情期在4—5月,幼豹于6—7月出生,一般產2—3崽,幼豹一歲后離開母豹獨自生活,約兩歲性成熟,可參加繁殖。華北豹營
獨居生活,晝夜皆行,除中午外,幾乎所有時間都會活動,并非完全的夜行動物。公豹和母豹只有發情期在一起,發情期過后公豹離開,母豹獨自養育幼崽。
根據1999年的統計,中國有32個動物園飼養了69頭華北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