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位于云南的最南端,是一個被大山包圍著的平壩,與老撾、緬甸山水相連,和泰國、越南近鄰,下轄轄景洪市、勐海縣、勐臘縣。西雙版納被東西兩座云貴高原上的著名山脈圍著,在山與山之間出現了一片片的平地,形成了鳳尾竹、大榕樹環抱著的傣家寨子。
西雙版納是全國唯一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行走在西雙版納的原始森林中,有種返璞歸真的感覺,漫步雨林,呼吸著最新鮮的空氣。整個世界安靜得只聽得自己踩在厚厚的落葉層上沙沙的聲音,一切都是那么簡單。
玩轉版納小貼士:
1.如果是雨季經常下雨,可以帶好雨披。
2.防蟲叮咬的藥膏
3. 運動鞋不是很適用,可以光腳穿涼鞋(特別是漂流)
4.衣服以短袖為主,去雨林可以穿長褲。不推薦長裙,容易鉤住。
5.傣家人稱呼女人“騷多貍”、男人“貓多貍”、女孩子“小龍鷹”、男孩“小龍仔”;女人姓“玉”,男人姓“巖(ai)", 貴族姓“刀”。
6. 傣家人進入寺廟和竹樓,都要要脫鞋光腳。
1自駕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是非常適合自駕的地方,以景洪為中心,所有的景點都分布在其周圍。其自駕的路線可以分為三種:
路線1:瀾滄江風光→橄欖壩(傣族園)→熱帶植物園→曼聽公園
路線2 :基諾山→野象谷→景洪→曼景蘭旅游一條街
路線3 :景真八角亭→打洛風光→獨樹成林
2入鄉隨俗尋覓傣族風情
泱泱華夏,盛開著五十六朵花。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來到西雙版納就不得不入鄉隨俗,體驗傣族風情。在傣族村寨,穿著傣族鮮艷漂亮的民族服飾,游走在村落中,盡享和諧、寧靜的生活,或者索性和捕魚的村民劃上小舟到湖里捕魚,做一次傣家人,體驗傣族最純正的風情特色,美麗的景致讓人恍然如在夢中。
3在勐侖植物園暢游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又叫勐侖植物園,瀾滄江流到這里的支流羅梭江剛好拐了一個彎,把陸地圍成一個葫蘆形的半島,人們就把它叫做葫蘆島,植物園就建在島上。葫蘆島四面都是山,自然植被保護完好,島上各種奇花異木,郁郁蔥蔥,有3000多種國內外熱帶、亞熱帶植物,是一個以熱帶雨林為主,集科研、植物種質保存、科普和生態旅游為一體的中國最大植物園。植物園分東區和西區兩個部分,整個植物園很大,可乘坐電瓶車游覽。
4在野象谷期待與野象的相遇
野象谷內溝河縱橫,森林茂密,亞洲野象、野牛、綠孔雀、巨晰、蟒蛇、犀鳥、豚尾猴、獼猴、黑熊、穿山甲、大靈貓以及大量蝴蝶、鳥類和兩棲類動物等在此棲息。景區內現有游覽步行道、專供游人觀看野象活動的的高架走廊、大樹旅館、森林酒吧等設施。走進野象谷,白天可觀賞大象表演節目,看到林間植物絞殺、植物板根及老莖生花等現象,可盡賞熱帶雨林風貌。夜晚還可一睹從森林來此覓食的真正野象風姿。
5在望天樹景區內漫步空中走廊
空中走廊位于西雙版納望天樹景區內,是借助幾十棵望天樹的樹干,以鋼絲和尼龍繩搭建而成的一座懸空吊橋。因吊橋高34米,行走于其上,仿佛空中漫步,故稱空中走廊。漫步在世界第一的高空樹冠走廊之上,飄飄欲仙一般的感覺;叢林在你的腳下,天空近在咫尺,滿眼綠海,與望天樹傾訴蜜語,盡情享受飄渺的快感。那里還有一個很可愛的露天山泉水游泳池,水又清又涼, 而且流水不停, 循環不止,好多當地人都帶著小孩來游泳,享受夏日的清涼!
6聆聽葫蘆絲的悠揚 感受鳳尾竹的情調
古人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生活在云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少數民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為他們不僅居住在“竹”樓里,吃著“竹”筒飯、喝著“竹”筒酒,真是比神仙還逍遙。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中有竹子種類逾百,滿山遍野,竹浪起伏,而各民族村寨也是鳳尾竹掩映,十分秀麗。在西雙版納傣族的民歌里更是有“有寨就有竹林綠,有竹就有人家住”的佳句,描述了這里各民族與竹子的密切關系。這里的人們對于竹子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來西雙版納感受這獨特的竹子文化。
7體驗燒烤文化,遍嘗版納美味
西雙版納除了美景還有更多的傣味美食尤其是到了夜晚,在所有的傣味里要數燒烤最被推崇。傣族喜好吃燒烤,景洪市里的河邊燒烤一條街夜里人氣爆棚,特色小吃為當地的菠蘿飯、烤香草羅非魚、包燒以及各式重口味,包括蟬蛹、螞蚱等等。逛夜市累了,找個小攤,吃著燒烤,喝著現榨的熱帶水果汁,吹著涼風,看人來人往,華燈初上,夜色迷離,可謂十分快意人生。版納夜市上有很多沒見過的熱帶水果,有野荔枝、野蒲桃、橄欖果、多依果、野油梨、羊奶果、木奶果、三椏果、五椏果、人心果、象蹄果、五眼果、百欖、野芭蕉、野龍眼、志荔枝、雞嗉果、野芒果、曼登果、黃泡果、紫泡果、緬酸棗等等約五六十種。
8與傣家人一起潑水狂歡
“水花放,傣家狂”,“潑濕一身、幸福終生”!象征著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開,人們盡情地潑盡情地灑,笑聲朗朗,全身濕透,興致彌高。潑水節是西雙版納一年中最盛大的民族節日。每年的公歷4月1 2日舉行,又被稱為“波水節”。若是4月中旬前往西雙版納,那么潑水節一定是您不能錯過的。忘掉一切的煩惱,與傣家人們一起狂歡,最原汁原味的潑水節。
9走進“原始社會”,感受基諾族生活
在西雙版納莽莽蒼蒼的熱帶雨林中,有一個令人無限好奇和神往的秘境,生活著我國最后一個被國務院認定的單一民族,從“原始社會”走來的中國第56個民族——基諾族。基諾山漢語稱為攸樂山,是基諾族聚居之地,西雙版納四大茶山之一,也是著名的普洱茶六大產地之一。昔日的大公房,殘存的“刻木記事”,恢宏厚重的鼓聲,濃郁而獨特的基諾風情,像一塊巨大的磁鐵,深深地吸引著人們。
10寺廟遍布 南傳佛光普渡
西雙版納有為數眾多的寺廟,著名的有總佛寺、勐泐大佛寺等等,人人都是俗家子弟(男子成年之前都必須剃度侍佛,成年后還俗)。佛塔寺廟與傣家竹樓、翠竹古木交相掩映,一派神圣景象。版納佛風有別中原而酷似東南亞,又融入傣族人的文化風格。版納人篤信佛教又不拘泥細節,因此,版納的寺廟并沒有很多清規戒律,對佛的信仰更體現在與大自然的和諧共處之中,真正是時時有佛,處處是佛。
本圖文部分來源于網絡,由玩轉云南綜合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請聯系協商,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Le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