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余光中 朗誦 | 曹海濱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頻繁的奔波和遷徙之中,多次與親人的聚散離合。1971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余光中思鄉情切,在臺北舊居內寫下《鄉愁》這首詩。 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余光中
余先生曾把自己的生命劃分為三個時期:舊大陸、新大陸和一個島嶼,舊大陸是祖國,新大陸是異國,島嶼則是臺灣。
余先生一生漂泊,從江南到四川,從大陸到臺灣,求學于美國,任教于香港,最終落腳于臺灣高雄的西子灣畔,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藝術的熏陶研習,讓余先生在中西文學界享有盛譽,往返于兩岸多國,卻依然從未有過 ' 歸屬感 '。
余光中早年為臺灣新詩流派中藍星詩社的成員,擅詩、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至今馳騁文壇已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為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代表作有《鄉愁》、《鄉愁四韻》、《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聽聽那冷雨》、《我的四個假想敵》(散文集)及《分水嶺上:余光中評論文集》(評論集)等。
今生今世 ,
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開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終
第一次我不會記得 是聽你說的,
第二次你不會曉得 我說也沒用,
但兩次哭聲的中間啊!
有無窮無盡的笑聲,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蕩了整整三十年,
你都曉得我都記得。
——余光中《今生今世》
掉頭一去是風吹黑發,
回首再來已雪滿白頭。
——余光中《浪子回頭》
你來不來都一樣, 竟感覺
每朵蓮都像你
尤其隔著黃昏, 隔著這樣的細雨。
——余光中《等你,在雨中》
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
——余光中《歡呼哈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