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被稱為“百味之王”是日常炒菜必備的調味品。現代醫學顯示:鹽在人類飲食中是必不可少,鹽的主要成分鈉離子是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的必需元素。食鹽攝入過多、過少都會致病。
世界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2017年統計數據顯示:世界人口前20的大國中,中國因為飲食結構問題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癥死亡率排名第一。因為飲食問題導致死亡的罪魁禍首就是高鹽。此外,高鹽攝入是高血壓重要的危險因素,高鈉低鉀飲食是我國高血壓患者的特點之一。
身體若出現3個“小跡象”是在提醒你:鹽吃多了!
1.血壓上升
鹽中含有大量的鈉離子。如果長期攝入大量的鹽就會導致過多鈉離子進入血液,造成血管內滲透壓過高水分進入血管,高血壓便隨之而來。許多人認為只要少吃鹽就可以減少患高血壓的風險。其實并不準確,導致高血壓的原因是食鹽的鈉元素。
2.手指變粗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發現你并沒有吃太多的東西,體重也沒有出現明顯的增長,但是你的手指卻變粗了,平時戴戒指現在卻很緊很難戴上。這很可能是由于體內攝入了過多的鹽,導致出現了“水潴留”即凹陷性水腫。水潴留出現的原因就是血液中的鉀過高。
3.總想排尿
很多的人看到這個可能會有疑惑:吃太多的鹽應該是排尿少,為什么會總想排尿?喝水多是引起尿頻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吃鹽太多也會引起尿頻,這是因為鹽分攝入過量之后,腎臟就會不停工作希望能夠及時將體內多余的鹽分排出體外,因而身體就會制造大量的尿液,導致小便量增多。
限鹽不能過頭
但是,凡事有個度。限鹽不能限過頭,更不能禁鹽,如果體內過分缺少鹽的攝入,也會對人體產生危害。電影《白毛女》中的年紀輕輕的喜兒一頭青絲都染成了白霜的原因就是因為飲食長期缺鹽,頭發中鈉含量嚴重不足。鈉是食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人體內神經系統傳遞信息離不開鈉,無論是頭發黑色素生成,還是人體的肌肉收縮,或是心臟的跳動都需要鈉的參與。身體若出現以下3種變化,是在暗示你鹽吃少了!
1.四肢無力
鹽富含鉀元素,人體血清中鉀濃度只有3.5~5.5mmol/L,但它卻是生命活動所必需的。鉀在人體內的主要作用是維持酸堿平衡,參與能量代謝以及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缺鉀會減少肌肉的興奮性,使肌肉的收縮和放松無法順利進行,容易倦怠。
2.食欲不振
缺鹽會使得消化液的分泌不協調,進而減少食欲;同時,還會降低胃蛋白酶作用所必需的酸堿度,導致機體內酸堿度的失衡和體液的不正常循環。食欲不振的朋友還是盡量在做飯時添加少許食鹽。
3.大脖子病
所謂的大脖子病就是低鉀性甲狀腺腫,一般無明顯癥狀。觸摸頸部發現甲狀腺輕中度腫大,表面光滑無結節。嚴重時可能會壓迫周圍組織,出現相應的壓迫癥狀,如氣促、吞咽困難等。人鹽吃的少就容易得大脖子病,適量食鹽是必要的。
科學食鹽
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一個人一天鹽的攝入量是小于6克,其中2克鹽是人們日常吃進去的食物所包含的鹽量,實際一天炒菜用鹽量應是4克。一天攝入的鹽的量相當于把一個普通啤酒瓶蓋鋪平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