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武帝蕭賾即位之后,立嫡長子蕭長懋為太子。
蕭賾的眾多兒子中,長子蕭長懋和次子竟陵王蕭子良都頗有才能,又都是他的皇后裴氏所生,同父同母,兄弟二人也頗為友愛。
484年,蕭賾加封蕭子良為護軍將軍兼任司徒,負責統領軍隊,鎮守西州。
蕭子良為人清正,“禮才好士”,喜歡結交天下才俊之士,因而,在其身邊,也聚集了大批有才能的文人士大夫,其中以文采著稱于世的是號稱“竟陵八友”的八位:蕭衍、沈約、謝眺、王融、蕭琛、范云、任昉、陸倕。另外,柳惲、王僧孺、江革、范縝、孔休源等人,也都和蕭子良關系密切,在其門下奔走。
因為蕭子良被任命為司徒后,移居雞籠山西邸,所以,其門下士人,被稱為西邸學士,人數眾多。這些人中的主要人物,如竟陵八友等人,幾乎都是在歷史上鼎鼎大名之人。
蕭衍屬于最為著名的一個,他就是后來篡奪南齊天下,建立南梁的開國君主梁武帝。
蕭衍也是出身于南蘭陵蕭氏,和南齊蕭氏皇族同族,但血緣關系稍遠。他們的血緣關系,要上溯到五代之前,也就是西晉、東晉之交時的淮陰令蕭整。
蕭整所在的蕭氏一族本來居住在東海郡蘭陵縣,晉惠帝時將東海郡分出部分,建立蘭陵郡。永嘉之亂后,衣冠南渡,包括蕭整在內的蘭陵蕭氏大量族人也南遷,之后蕭整一脈居住在晉陵武進縣之東城里。因為寓居江南,所以他們在家族地名前加上了“南”字,稱為南蘭陵蕭氏。
蕭整生有兩個兒子,即丘縣令蕭儁和濟陰太守蕭鎋。蕭儁生子蕭樂子,蕭樂子生子蕭承之,蕭承之的兒子就是齊高帝蕭道成。濟陰太守蕭鎋生子蕭副子,蕭副子生子蕭道賜,蕭道賜生子蕭順之,蕭順之的兒子就是梁武帝蕭衍。
按照家族中輩分論,蕭衍的父親蕭順之是齊高帝蕭道成的族弟,蕭衍則和齊武帝蕭賾同輩。
蕭衍文才武略,盡皆不凡,喜歡運籌帷幄,智謀超群,尚書令王儉對其非常看重,曾言蕭衍三十之后,將“貴不可言”。
當然,既然能夠躋身以文采著稱的竟陵八友的行列,蕭衍在文學上的造詣也堪稱大家,其在經史、詩賦、音樂、繪畫、書法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留下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
沈約,南朝文壇領袖之一,學問淵博,一生著作頗豐,在詩歌、辭賦、史學領域都有很高的建樹,現今常用的史學著作《二十四史》中的《宋書》即為沈約所著。
謝眺,陳郡謝氏出身,著名書法家、詩人,其在散文、辭賦上的成就頗高,山水詩上的成就,更是不下于謝靈運。因為謝靈運和謝眺同出陳郡謝氏一族,又都以山水詩著稱,歷史上將其合稱為“大小謝”。謝眺輩分低于謝靈運,屈尊為小謝。
同為竟陵八友之一的南梁武帝蕭衍,非常崇拜謝眺,曾言“三日不讀謝(朓)詩,便覺口臭。”沈約也盛贊謝眺的詩是“二百年來無此詩也”。
謝眺的詩風,對唐詩的形成及發展,影響巨大,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杜甫等人的詩歌,都受到謝眺詩風的影響,詩仙李白更是謝眺的粉絲,非常仰慕謝眺。李白傳世的作品中,有多首詩提到謝眺,如《秋登宣城謝脁北樓》、《秋夜板橋浦泛月獨酌懷謝朓》、《送儲邕之武昌》等,其名篇《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一詩中,更是以謝眺自喻,“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稱贊謝眺詩風清新俊逸。
王融,瑯琊王氏出身,從小就博聞廣記,文采過人,長大后更是文思敏捷,以“文辭辯捷,尤善倉卒屬綴,有所造作,援筆可待”而著稱,其詩賦“文藻富麗,當世稱之”。
蕭琛,出身南蘭陵蕭氏一族,“少而朗悟,有縱橫才辯”,生性通透灑脫,喜愛音樂、詩書及美酒,一生著述頗豐。
范云幼時以神童著稱,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詩人。八歲那年,一次偶遇劉宋豫州刺史殷琰,殷琰和范云攀談,讓范云即席賦詩。范云從容應對,揮筆而就,坐中眾人無不驚嘆。范云和蕭衍關系密切,南梁建立后,屢次升遷,拜侍中,遷散騎常侍、吏部尚書,再遷尚書右仆射,以能言直諫著稱。
任昉,自幼“聰明神悟”,四歲能誦詩,八歲能寫文章,長大后“雅善屬文,尤長載筆,才思無窮”。任昉最擅長表、奏等文字的書寫,當世王公寫表奏時,無不邀請任昉執筆。任昉往往是毫不思索,提筆就寫,“起草即成,不加點竄”。時人多將任昉與同為竟陵八友的沈約并稱,贊之為“任筆沈詩”。
陸倕年少勤學,天資聰穎,善寫文章,文辭優美,有強識(zhì)之才。有一次,陸倕借別人的《漢書》閱讀,但不慎丟失了其中的四卷《五行志》。于是陸倕憑借記憶寫下這四卷書還給別人,一字不差,沒有任何遺漏破綻。
南梁武帝蕭衍的兒子,簡文帝蕭綱在給自己的弟弟,湘東王蕭繹的書信《與湘東王書》中,稱贊竟陵八友,“至如近世謝朓、沈約之詩,任昉、陸倕之筆,斯實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
流行一時,為唐代格律詩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基礎的“永明體”詩歌的產生和發展,竟陵八友中的眾人,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其中沈約、謝朓、王融三人,更是永明體詩歌的代表作家。“永明末,盛為文章。吳興沈約、陳郡謝朓、瑯琊王融以氣類相推轂(gǔ);汝南周颙(yóng),善識聲韻。約等文皆用宮商,以平上去入為四聲,以此制韻,不可增減,世呼為'永明體’。”
永明體詩歌,主要特征是講究聲律和對偶。因為這種詩體最初形成于齊武帝蕭賾年間,而蕭賾的年號為“永明”,故稱為“永明體”。
如果您覺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觀之處,
作者簡介:李永田,從事中國傳統文化普及、教育、創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國傳統文化類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國古文鑒賞》、《中國歷代散文名篇鑒賞》、《國學經典》(詩、詞、曲、賦四冊)、《唐宋名家詩詞賞讀》(全十二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