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愛新覺羅.胤禛,清圣祖康熙第四子,清朝入關后第三個皇帝,承接了康乾盛世,為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廟號世宗,謚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誠憲皇帝。
影視劇里的雍正皇帝
相信影視劇中的雍正最讓我們津津樂道的是他的血滴子,也是六七十年代香港電影最喜歡拍的故事,在里面他被描述為一個殺父害兄的暴君,為了打壓異己秘密訓練血滴子部隊,千里取首級。也正是在這些影視劇的宣傳下我們心里的暴君就是他了。
但是隨著二月河先生寫的《雍正王朝》改變的電視劇熱播,讓這個暴君皇帝的形象徹底顛覆了,變成了了一個“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的好皇帝。也讓我們這些平頭老百姓開始真正的了解這個“殘暴”的皇帝。
雍正皇帝做了哪些事情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愛新覺羅.胤禛繼承皇位,1723年改年號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做了一系列改革。為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廢除賤籍制度,實行攤丁入畝,減輕了無地、少地農民的經濟負擔,促進了人口增長。并且大力整頓財政,實行火耗歸公,建立養廉銀制度,實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在軍事上雍正七年(1729年)派大將軍王年羹堯出兵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穩定了邊疆。
在政治上,大力整頓吏治,重用清官干吏,創立密折制度監視臣民,設立軍機處以專一事權。讓皇帝通過軍機處,完全控制了全國的軍政大權,實現了“乾綱獨攬”的絕對君權。
為了防止諸子為爭奪皇位,而且改善秘密立儲制度,使得皇位繼承辦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諸皇子互相傾軋的局面。
其他皇帝再做什么
清朝十二帝,除了勤勞的雍正,那其他皇帝在做什么?我們比較一下。就知道為什么雍正皇帝的名聲多好了。
順治皇帝作為入關的滿清第一個皇帝,只起到了穩定局面的作用,大事小事都離不開皇父攝政王多爾袞,在多爾袞死后,沒幾年也消失匿跡了。
圣祖康熙皇帝,八歲繼位,十四歲親政,除鰲拜,平三藩,收復臺灣,打敗俄國和葛爾丹,在位61年是我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并且清朝在他的治下開始真正的興盛起來,以至于后世將清朝最鼎盛的時候稱為“康乾盛世”。但是他的功在于盛世的開始,政局穩定了,但是他留給他兒子的江山確實國庫虧空的爛攤子,僅僅剩下了300萬兩白銀。
乾隆皇帝,這個號稱十全老人,長春居士的皇帝,憑借老子雍正拼死攢下的5000多萬兩白銀,大興土木,到處巡游,仿佛再也沒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政績了,最有名的就是乾隆朝出了個歷史上最大的貪官和珅,給兒子留下了一個儲蓄銀行。
再后來的皇帝就沒法看了,嘉慶,道光,咸豐一個不如一個,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讓這些皇帝再也沒有祖輩上的榮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