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42年,公子昭(齊孝公)在宋襄公的護送下回國繼位,齊孝公在位十年,也有延續桓公霸業的想法,無奈大勢已去,風光不再。公元前633年,孝公去世,他的弟弟公子潘依靠開方的勢力殺了孝公的兒子自立為君,是為齊昭公。齊昭公在位期間,晉國已經稱霸,齊昭公基本上采取了臣服晉國,結交魯國的基本國策,平平談談在位二十年。公元前613年,齊昭公去世,太子舍繼位,因舍的母親不得寵,舍在國內沒有培植足夠的勢力,而昭公的弟弟商人則暗地里結交賢士、施惠于百姓,取得了國人的支持,在舍人繼位幾個月后將其殺死,繼位為君,是為齊懿公。
杜月剛飾演齊孝公
有些人的忍耐或者偽裝能力不得不讓人佩服,齊懿公就是這樣的人,他繼位后不但對外侵魯,而且對內殘暴無道,隨意貶大臣為仆,搶奪臣下的妻子,國人憤恨,終于在繼位的第四年被殺,因懿公本人暴虐,他的兒子也不受待見,沒能繼承君位,桓公的另一個兒子公子元繼位,是為齊惠公。至此,齊桓公六位寵妾所生的六個兒子,除公子雍外其余五位都做了國君,此時的齊國雖已不是霸主,但惠公在位的10年中魯國完全服從齊國,齊國政局也比較穩定。
咱們再回到晉國,話說趙盾也是一位頗有能力的人,執政后制定章程、修訂法令、消除舊污,提拔賢能,因此晉國的國家政制完備。
晉靈公
但因國君幼小,導致大夫之間內亂不斷,趙盾不得不把精力放在平定內亂上,而對外今天秦國來伐明天晉國反擊,幾乎沒有消停時刻,晉國一時霸業中衰。靈公漸漸長大,沒能成長為明君,而是加重百姓稅收,亂殺無辜,對趙盾等大臣的勸諫懷恨在心,以致接二連三刺殺趙盾。公元前607年,趙穿在桃園殺死了靈公,趙盾迎接晉文公庶子公子黑臀回國繼位,是為晉成公。
再來看看楚國,公元前626年,楚成王被太子商臣逼死,商臣繼位,是為楚穆王,楚穆王在位十二年,期間不斷向北擴展,先后滅了江國、六國、蓼國、揮師北上,逐鹿中原。或許因為弒父的惡劣行為,穆王在楚國歷史上只留下了平淡的幾頁,他的執政歲月像暴風雨來臨前的沉悶,沉悶得有些不安。
張光北飾演楚莊王
公元前614年,楚穆王去世,次年兒子熊侶繼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楚莊王,然而莊王上臺時也不滿二十歲,當時楚國一些強宗大族勢力興起,互相爭斗,楚國政治上出現了新危機,年輕的楚莊王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