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南方集團軍群被遺忘的膿瘡——1943米烏斯河戰役點評

潘策法赫又一力作《南方集團軍群被遺忘的膿瘡——1943年米烏斯河畔的戰斗》。全文約三萬兩千字。全面采用交戰雙方材料剖析,這場至關重要但并未被人們所熟知的戰役。

本文作者:潘策法赫(Panzerfahrer, Chef der Ostheer Abteilung ,Fenrir)

戰役點評

對于7月至8月初的米烏斯戰役,親德一方的觀點認為德軍粉碎了優勢蘇軍的進攻,恢復了戰線,交換比也占優,無論是在戰術上還是戰役上都是一次勝利。而一些親蘇或者長期樂于惡意貶低曼施坦因的學術流氓則基本認為或許這是一場戰術勝利,但是也是慘勝,此戰消耗了德軍裝甲實力,曼施坦因只關注局部,實際上是落入了蘇軍的陷阱,在隨后的戰事中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非常令人遺憾的是,這兩種觀點都存在問題。

首先,無論德軍是否能算取得戰術勝利,此戰都是一次戰術恥辱。在戰術層面,蘇軍的進攻并未達成突然性,德軍有機會從容布防。且德軍陣地并非臨時建起,而是建設數月,且沿河防御。從兵器兵力上而言,誠然,蘇軍在數量上占優,但是也只是動用了約40萬人,突破地帶火炮、迫擊炮密度僅僅100門上下,在蘇軍戰役之中無疑是一個很低的數字,例如蘇軍第40集團軍在1943年1月初的攻勢中,中央突破口的火炮、迫擊炮密度達到每公里150~180門,而“庫圖佐夫”行動中近11集在突破地帶的火炮、迫擊炮密度達到每公里185門,3集和63集也有176門;反觀德軍,霍利特的集團軍實際力量達20萬人之多,其麾下11個師中的10個在戰役初始對陣進攻蘇軍,各師的火炮、反坦克炮也很充足。這在1943年德軍的防御戰中無疑是兵力相當充足的一次,在其他司令官的指揮下,彼此力量對比更懸殊的,如庫班、奧爾沙、維帖布斯克的德軍防御部隊可以在不動用大批裝甲預備隊的情況下,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就粉碎蘇軍的突擊。但霍利特卻沒有做到這一點。在他死板、軟弱的指揮下,蘇軍不僅以不算大的兵力優勢就突破了德軍防線,還使得曼施坦因調來的大批裝甲預備隊蒙受了巨大損失。此戰蘇軍的突擊力量并不算強,從336師的戰況可知,只要德軍從次要地帶調集足夠的炮兵、步兵單位加強防御部隊(第六集團軍拿得出這些部隊),即便位于蘇軍突破地帶,德軍一樣可以守住陣地。而當這批裝甲預備隊到位時,德軍甚至在局部形成了在可用坦克上的數量優勢,即便如此的交換比還不算太好看。就1943年的德軍而言,即使硬要以德軍最終恢復了陣地為由稱這是一次戰術勝利,這也無疑是一次恥辱。

就具體的部署而言,霍利特的排兵布陣很難說是恰當的。根據德軍當時的情報,德軍知道在日后的突破地帶附近集結了大批單位,蘇軍主攻方向上多數師、旅的番號被德軍標出,第六集團軍還預估此處雙方力量對比為1:6~1:8。但是,德軍在兵力兵器的傾斜度上是存在缺陷的。雖然作為集團軍預備隊的第16裝甲擲彈兵師已經部署到這一帶,第17軍方向也確實是德軍預備隊實力最雄厚的地帶,但是這和已經偵知的蘇軍狀況對比起來顯然是不足的,蘇軍在主攻地帶投入的步兵、火炮、坦克占參戰部隊的比例顯著高于德軍。第六集團軍的三個突擊炮營均勻分配給了三個軍,這樣兩個突擊炮營一開始只是在對付執行掩護、牽制任務的蘇軍偏師。火炮上對突破地帶并無傾斜,屬獨立單位的各炮兵營、團基本上屬均勻部署。三個突擊炮營依然是一個軍拿一個。而各個步兵師的防區寬度也基本走的平均主義,并未在突破地帶上加大兵力密度——而這一切竟然是在德軍偵知蘇軍大體部署情況后出現的情況。

德軍的反擊也非常急躁,裝甲力量并不強的第16裝甲擲彈兵師不等第23裝甲師開到就率先反擊,面對蘇軍齊裝滿員又有大批步兵伴隨的近機2軍,第16裝甲擲彈兵師的反擊顯然不會奏效。就筆者個人看來,第16裝甲擲彈兵師要么更早增援,在蘇軍尚未突破第17軍的陣地時直接上前補漏;要么先進行防御,等第23裝甲師做好準備后再做打算或索性就不去考慮反擊的問題。而第23裝甲師的反擊也很急躁,該師倉促趕到,準備也不充分,直接沖擊蘇軍未脫節的突擊集團顯然也不會有好下場。反擊的地點也選在了蘇軍的交叉火力網中,非常不明智。

但就戰役層面而言,有些流氓寫手拿出那種習慣性的論調稱德軍落入了蘇軍的陷阱,是戰役、戰略失敗,好像德軍指揮官不該增援這一地區。這同樣是信口雌黃。非常明顯,第六集團軍的防線在已經被蘇軍突破,且在該戰區蘇軍又還有余力的情況下(根據前文所引的伊爾紹夫在《解放頓巴斯》一書中的數據,開戰前該地區蘇軍兩個方面軍總兵力達127萬人,隨后不久發起的頓巴斯戰役蘇軍也有不俗的實力),如果不進行增援,放任蘇軍進攻,那么蘇軍完全有機會調集更多部隊利用這次突破發展攻勢,蘇軍南線兩個方面軍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橋頭堡,進行增兵后于八月上旬在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戰役發動時進行一次猛烈的進攻,這樣整個南方集團軍群就會有覆滅的危險。而從德軍反擊的時機選擇上,德軍調集重兵,直接自北向南選擇一種簡單粗暴的方式鏟掉這個橋頭堡從戰役層面看是有益的。雖然戰術層面德軍并未誘敵深入,反擊也缺少突然性,這使得德軍反擊的裝甲單位蒙受了較大損失,但是卻選擇了一條最省時的路徑解決了蘇軍的橋頭堡,使得德軍裝甲部隊可以在蘇軍發起“魯緬采夫”行動后迅速回防,蘇軍的兩個攻勢沒有形成合力。如果德軍裝甲預備隊選擇等待一段時間,待蘇軍側翼拉薄后再反擊,這樣反擊本身的戰術效果自然會更好,但很有可能會拖延德軍裝甲部隊回防哈爾科夫的時間表,而歷史上在哈爾科夫附近的德軍裝甲部隊的回防到位時間只能說是剛剛滿足最低要求,如果拖延反擊就會使得第四次哈爾科夫戰役對德軍來說更加被動。以德軍損耗了裝甲實力為由就稱在集團軍群層面上德軍不該增援此處,增援是上了蘇軍的當一類的論調,無疑是缺少起碼的戰役分析能力的表現。

這樣基于德軍的失誤主要在戰術層面而非戰役層面,這一切的責任人顯然是霍利特及其手下軍長,而獨立炮兵營、突擊炮營的部署失當,更直接是霍利特的問題。不過有意思的是,批判德軍的觀點幾乎無一例外地將矛頭指向其上一級指揮機關——給集團軍群指揮機關和曼施坦因潑臟水,至于霍利特則鮮有人關心。都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為動機,通過弄個大新聞,從而把名將批判一番進而制造爆論的行徑。

很多人對于黨衛軍在米烏斯戰役中遭受的重大傷亡津津樂道,并將其與該部在普羅霍夫卡創造的逆天交換比進行對比。筆者認為這一差異并不值得關注。黨衛軍的反擊地點位于突5集準備多時的防線上,蘇軍在此處還控制了若干制高點,在倉促反擊之下不可能有好看的交換比,德軍的各級指揮官不需要為此承擔什么責任。德軍選擇此處投入反擊主力也沒有什么可指責的——這是可以最快發起反擊的位置。相對容易一些的位置在蘇軍橋頭堡的西南和南部,但是德軍的增援部隊要運動到那些地方就需要多花很多時間,而時間對于德軍的這些裝甲救火隊來說是奢侈品。

綜上,7月17日至8月2日米烏斯河畔的這次戰役,蘇軍動用數量不算太多的部隊,雖然并未完成戰役既定目標,但基本實現了其戰略企圖。因在主要突破地帶集中了兵力、兵器,使得突破德軍防線時取得了較好的戰術效果。而德軍,因集團軍指揮部沒有給突破地帶守軍配備與其壓力相稱的兵力、兵器,在防御時搞平均主義,平均分配防御資源,使得蘇軍總體數量優勢本來不大的一戰,突破地帶守軍卻存在巨大劣勢,造成防線被蘇軍突破。雖然集團軍指揮部在蘇軍進攻后不久也進一步增援了突破地帶,但是調來的部隊數量是不足的,在蘇軍其他地帶兵力較少的情況下,應當認為集團軍還有余力增派更多預備隊,但集團軍指揮部卻沒有這么做。由此,在蘇軍深深楔入德軍戰線后,逼迫集團軍群調集大批裝甲預備隊增援此處進行反擊,損耗了珍貴的裝甲預備力量。

而這一問題對整個南方集團軍群的損害是很大的。德軍在米烏斯的損失給第四次哈爾科夫戰役造成了極大的惡劣影響,因為這次調動,加上大德意志裝甲擲彈兵師和第7裝甲師被中央集團軍群拿走,使得第四裝甲集團軍的防御部隊力量薄弱,在第四次哈爾科夫戰役前期蒙受了巨大損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第四次哈爾科夫戰役的被動。米烏斯戰役對德軍來說是一次因戰術失誤而造成的戰役、戰略上被動的一戰。

8月在米烏斯的戰事,德軍在布防上犯了與7月時一樣的錯誤——大搞平均主義,不敢削弱第29軍與第4軍的力量加強第17軍。從戰事的發展看,顯然這兩個軍可各抽出約1個師的力量支援第17軍,但是德軍明知蘇軍會卷土重來,也可以得出蘇軍主攻方向不變的情況下,沒有在戰前果斷加強第17軍,這是難以容忍的錯誤。雖然德軍抽走了機動單位,但是如果第六集團軍可以在戰前就加強第17軍,南方方面軍未必可以突破德軍防線。

蘇軍方面,南方方面軍本身的表現屬于正常。但是更高層級(主要是華西列夫斯基)存在失誤。在第二次突擊米烏斯前,蘇軍高層未能正確審視整個烏克蘭戰場的戰局。南方方面軍的方案是基于西南方面軍可以突破第一裝甲集團軍的防線或沃羅涅日方面軍、草原方面軍可以快速打敗哈爾科夫的德軍重兵集團。哈爾科夫方向,自第3裝甲軍反擊之時起就不應該抱有速勝的奢望,而西南方面軍方向,德軍增援了2個機動師,也不能指望可以快速突破德軍防線。以上兩點是可以在南方方面軍發動攻擊前獲知的。但是蘇軍沒有根據戰役計劃的制定背景發生變化而及時調整,偏要等到部隊發起了進攻才去重新審視友鄰部隊的戰況,這是死板的。蘇軍的臨時變陣延誤了穿插時間,錯失戰機。

而在蘇軍調整方案后,本來合圍德軍第29軍并扎緊口袋并非一個太難實現的目標,但是華西列夫斯基在看到德軍調來一點微不足道的預備隊后就驚慌失措,令蘇軍機動單位北上,由此造成蘇軍的口袋西面的屏障完全形同虛設,致使第29軍脫逃。這可以看出華西列夫斯基的戰場應變能力是存在問題的。如果蘇軍處置得當,在這里殲滅了第29軍,引發的連鎖反應也許會使得第聶伯河與克里米亞的戰事呈現出另一幅畫面,總體戰事的順利掩蓋了這些后果嚴重的錯誤,也使得華西列夫斯基取得了很多他本配不上的贊譽。


(全文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二戰最經典分防守反擊戰——哈爾科夫反擊戰,曼施坦因封神之作
被遺忘的兩翼——從相鄰戰場考察德軍拖延發動“堡壘”行動的影響—南線篇
二戰中哪場戰役讓百萬蘇軍的66.5萬人成為俘虜?
南方集團軍群被遺忘的膿瘡:1943年米烏斯河畔的戰斗——德軍的準備與部署
納粹黨衛軍奇跡——德米揚斯克包圍戰!!!
納粹德國元帥莫德爾的三次經典防御戰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阳市| 清苑县| 东乡县| 铁岭市| 通辽市| 龙里县| 漳州市| 凤翔县| 中方县| 琼中| 中西区| 新干县| 福贡县| 昌图县| 浦城县| 镇坪县| 北票市| 定远县| 夹江县| 佛学| 宁陵县| 永胜县| 临西县| 长岛县| 夹江县| 奉节县| 陇川县| 武定县| 大埔区| 礼泉县| 米林县| 伊宁市| 侯马市| 平阳县| 休宁县| 滨海县| 瑞安市| 徐水县| 鹤庆县| 嘉鱼县| 蒙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