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活了46年以來見過的姓氏最復雜的一個家庭,沒有之一!一家三代六口人居然有四個姓,主要是都隨了女方姓,越姓越歪,感覺就像一團亂麻,始終無法理出一個頭緒來,特別的令人費解。
(圖片來源于網絡,與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系必刪)
2003年的時候,我和妻子剛來昆山打工時,在城東的城鄉結合部租了一間小民房,房東是一對50歲左右的中年夫妻,男房東姓朱,我習慣叫他朱叔,朱叔在附近的一家小廠里上班。女房東姓王,在另外一家公司做保潔,我和妻子一直管她叫王阿姨,那時候朱叔的兒子大學還沒有畢業。
朱叔家里還有兩個70多歲的老人,我一直以為他們是朱叔的父母,直到有一天,王阿姨沒事在院子里跟我們閑聊,我才從她口中得知,他們夫妻倆與這對白頭發的老年夫妻竟然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看似和諧的一家人,實則上卻是硬湊在一起的。當時我特別的好奇,不知道這家人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一個故事。
王阿姨告訴我們,這對70多歲的老夫妻原本有一個獨生女兒,叫林潔,朱叔一開始是他們家的上門女婿。結果朱叔與林潔婚后一年多,林潔卻因為一場意外,突然離開了人世,肚子里那個只有四個月的嬰兒,也與她一同去了另外一個世界。
林潔的父母自然是悲痛萬分,唯一的女兒離世了,連一點血脈都沒給他們老兩口留下,女兒這一走,他們的晚年生活注定是孤苦無依了!朱叔雖說是他們家的女婿,可如今林潔走了,他們倆又沒有孩子,朱叔實在是沒有繼續留在這個家里的理由,離開他們肯定也是遲早的事。
后來,林潔的父母與朱叔商量,問他愿不愿意繼續留在他們家生活,如果不愿意,就一切免談。如果朱叔愿意的話,他們老兩口不介意朱叔重新娶一個女人來家里過日子,等將來老兩口百年之后,家里所有的財產全部歸朱叔所有,前提是朱叔與別的女人生下來的孩子,必須要隨他們家的姓,也就是說孩子將來必須得姓林。
不知道朱叔是受林潔父母遺產的誘惑,還是他這個人真的本性很善良,反正最終朱叔沒有離開林潔的家,后來經人介紹,把王阿姨給娶進了家門。朱叔與王阿姨結婚后生了一個男孩,男孩既不跟父親姓朱,也不隨母親姓王,而是隨了林潔的姓,取名林遠。
朱叔兩口子也一直把林潔的父母,當作自己的父母來孝順照顧,一直到他們壽終正寢。朱叔一家人的姓氏是不是很奇葩?一家三口父親姓朱,母親姓王,兒子卻姓林,不知道林遠在以后求學的日子里,填寫各種個人信息表格時,會是怎樣的一副心情,面對別人好奇猜疑的目光,他又該作何解釋!
(圖片來源于網絡,與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系必刪)
一晃很多年過去了,我也早已搬離了朱叔的家,在昆山買了房安了家。前段時間我去菜場買菜時,很意外地又碰到了以前的房東王阿姨,她在菜場的一個角落里,和一幫本地老阿姨們在賣自家種的青菜、菠菜、蒜苗什么的。很多年過去了,王阿姨居然一眼就認出了我,還熱情地跟我打招呼,告訴我她家的地址,邀請我有空去他們家玩。
我問王阿姨,你怎么在這里賣菜啊?王阿姨告訴我說,她早已退休了,在家里也沒什么事干,兒子林遠已經結婚了,她那個和她沒有任何關系的公公婆婆也已經走了七八年了。林遠常年和孩子在老丈人家生活,孩子一直由親家兩口子在照看,家里就她和朱叔兩個人,閑得無聊就種菜賣菜,掙幾個小錢,打發打發時間。
王阿姨還告訴我,他們家以前的老宅子幾年前就已經拆遷了,賠了三套房,林遠的老婆也是家里的獨生女,兩個人結婚之前,雙方父母就已經提前商量好了,將來小兩口一定要生兩個孩子,頭胎隨父親姓林,二胎則隨母親姓吳。
現在他們家的孫女隨林遠姓林,二胎孫子反而隨了孩子媽媽的姓,因為有言在先,就算朱叔與王阿姨反悔也已經來不及了。所以現在只能是孫女隨他們家姓,孫子隨女方家姓。朱叔兩口子后來也想開了,林遠這個姓本來就是強加給他的,按理來說,林遠應該姓朱才對,林遠都隨了別人姓了,他們還在意孫子孫女的姓干嘛?只要一家人過得和睦就好,小兩口不介意,他們又何必介意那么多呢?
聽王阿姨這么一說,我忍不住地感慨道:阿姨啊,你們家的這個姓氏可真夠復雜的啊!王阿姨見我這么說,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來:誰說不是呢?只要一想到這個問題,我就頭大,我們家就這么六口人,居然有四個姓,怎么看都不像一家人,有時候我自己都搞不清楚,我們家到底應該姓什么了!
寫了這么多,不知道友友們看明白了沒有。咱們中國人還是非常重視姓氏的,同宗同根的家族觀念也一直很強,像朱叔家的這種情況,無論在咱們國家的哪個地方,估計都是極其罕見的。按照我的認知,朱叔家的子孫后代都應該姓朱才對,無論林遠,還是林遠的一雙兒女,可事實上,林遠的女兒姓林,兒子姓吳,再等到他們的下一代,是無論如何和姓朱也扯不上關系了!
時代在變,人們的觀念也跟著在變,前段時間,現在很多孩子隨母親姓,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了。前一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一對年輕的夫妻覺得自己兩口子的姓氏都太過于普通,竟然去百家姓里選了一個他們兩個人都很中意的姓,然后在給孩子上戶口的時候,直接讓孩子姓了他們選的那個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