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精讀系列第三十七篇:“終結”與“變異”——十字軍東征(三)

1.第五次十字軍東征

在拉丁教皇英諾森三世統(tǒng)治的18年間,他共宣布開展了六次十字軍東征,號召了七次,但沒有一次是向東攻打耶路撒冷的。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第四次威尼斯主導攻占了君士坦丁堡。

從威尼斯將東羅馬帝國首都占領到1217年,“十字軍”這個招牌仍在,但存在的目的已經(jīng)不是從穆斯林手中奪取圣地了,而是成為了教皇和一些歐洲領主實現(xiàn)世俗政治目的的絕佳武器。

德意志、丹麥等地的領主為了侵占其他所有異教徒的土地,被授予十字軍稱號,對波羅的海地區(qū)非基督徒開始了殘酷的戰(zhàn)爭。特別是在法蘭西王國境內(nèi),拉丁教皇更是利用十字軍對同是基督教的阿爾比派(又名清潔派)進行了屠殺,其殘酷程度絲毫不亞于對東方伊斯蘭教穆斯林的戰(zhàn)爭。

薩拉丁1193年去世后,阿尤布王朝在他的兄弟子侄的爭斗下變得四分五裂。中央權威軟弱無力,穆斯林各埃米爾之間小規(guī)模爭斗不斷。北非的穆瓦希德王朝也因內(nèi)訌迅速衰落。1215年11月,英諾森三世組織召開第四次拉特蘭大公會議。主要目的是為第五次十字軍東征做出部署,企圖攻占各個急速衰落的穆斯林王朝。

但英諾森三世并沒有活到這次東征出發(fā)的時間。1216年7月,英諾森三世被拜訪者發(fā)現(xiàn)死在了大教堂里,由于安保人員的疏忽,死后教皇身上衣服和珠寶被盜一空,僅有幾乎赤身裸體的尸體地躺在棺材里,并開始了腐爛。

第二年5月29日,來自萊茵蘭和弗里斯蘭的十字軍在荷蘭南部的弗拉爾丁恩啟程前往東方。他們沿著英吉利海峽航行,在達特茅斯停留,收攏渴望逃離內(nèi)戰(zhàn)劇痛的英國志愿者后,重新橫渡海峽,沿著歐洲大陸的大西洋海岸一直向南到達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

7月下旬,十字軍在圣殿騎士團、醫(yī)院騎士團和伊比利亞軍事修會圣地亞哥騎士團,進攻穆瓦希德王朝軍事前哨站薩爾堡。10月19日,守軍投降。標志著穆瓦希德王朝統(tǒng)治伊比利亞半島南部的時代結束了。

1218年早春,佛蘭德和德意志十字軍離開葡萄牙和意大利,向圣地進軍。4月下旬,十字軍抵達耶路撒冷王國首都阿卡。和教皇描述的東方基督教國王瀕臨滅亡的險境不同,十字軍各王國已經(jīng)和阿尤布蘇丹阿迪勒簽署了長期停戰(zhàn)協(xié)議,1198年至1218年,當?shù)睾推桨矊帯?/span>

但十字軍千里而來勢必要有所動作。從1217年11月開始,他們就發(fā)起了3次軍事行動。但均因對困難估算的不足,毫無進展。公元1218年初,匈牙利國王安德拉什二世宣布他因病放棄此次十字軍東征,在1月初離開阿卡回國。只留下了部分軍士和朝圣者協(xié)助圣殿騎士團,在海法和凱撒里亞之間建造了巨大海軍要塞“朝圣者城堡”。

接著屢次受挫的十字軍在休整后,于1218年5月24日南下進攻埃及海岸,計劃是在尼羅河三角洲登陸攻占富饒發(fā)達的達米埃塔,并以此為根基支持控制埃及,壯大耶路撒冷王國。

6月初,在海難中幸存的十字軍乘坐戰(zhàn)艦來到達米埃塔城外。迎接他們的是一次天象月食,鼓舞了士氣。8月24日,十字軍沖上城樓的一角,殺掉250名守軍,迫使剩下的112人投降,十字軍艦船突入河中,建立了攻城的前線新陣地。

但接下來的一年里,十字軍仍然在達米埃塔一籌莫展,士氣低落。與此同時,在阿尤布王朝蘇丹阿迪勒病死,其子卡米勒繼位后,曾經(jīng)一盤散沙的王朝貴族們突然拋下舊仇隔閡,團結在了新君旁邊同仇敵愾。

這種局面著實諷刺,第五次十字軍東征初衷就是要利用阿尤布王朝內(nèi)部的分裂,卻反而促成了近東穆斯林勢力的團結。最終,靠著十字軍對達米埃塔的城墻連續(xù)18個月的轟炸后,終于攻占了達米埃塔。

1220年,雙方陷入停戰(zhàn)僵持階段。卡米勒在此期間建造了大型軍事基地曼蘇拉,而十字軍方面在經(jīng)營城防和城市建設的同時等待援軍。1221年春援軍終于集齊。到了7月6日,十字軍部隊從達米埃塔出發(fā),逆流而上進攻曼蘇拉要塞。

由于缺乏對當?shù)氐乩碇R的了解,完全忽略了尼羅河汛期滔滔的洪水,在向上游推進即將來到目的地之時,尼羅河開始漲水了。

此時卡米勒在曼蘇拉的軍事營中,盡得天時地利之便易守難攻。而十字軍越來越難以組織有效的進攻。與此同時卡米勒的弟弟率軍抄到了十字軍的后邊,提前占據(jù)有力地形,封鎖了十字軍陸路和水路的撤退路線和補給線。

8月26日至27日的夜間,蘇丹曼蘇拉下令,打開尼羅河沿岸所有用來調節(jié)控制洪水的水閘。十字軍立足的土地完全消失了,僅僅幾個小時,干涸的土地就變成了一片汪洋和沼澤地。

陸上休息的十字軍戰(zhàn)士很多被突如其來的洪水活活淹死在帳篷里,幸存者慌忙爬上戰(zhàn)艦逃命,又使得船過載而船覆人亡。僅僅2天工夫,十字軍軍團就被迫投降。

雙方達成了和平協(xié)議,達米埃重新由阿尤布王朝統(tǒng)轄,并釋放所有穆斯林戰(zhàn)俘和囚犯。與此同時穆斯林保證基督徒們的人身安全,雙方約定長達8年的停戰(zhàn)期。

2.第六次十字軍東征

東征的失敗,讓之前和拉丁教皇約定好在加冕后參加十字軍東征、隨后食言的德意志神圣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成為了眾矢之的。雖然客觀來講腓特烈二世剛剛繼位,離開歐洲前還有諸多政治和軍事難題。但諾言始終要執(zhí)行。

于是出征的日子從1222年一直推遲到了1225年。1225年11月,為最快促成德意志皇帝的十字軍東征,教皇同意二十多歲的腓特烈二世與耶路撒冷王國國王13歲的女兒成婚,腓特烈二世成為了耶路撒冷國王。

等到了他和教皇約定的1227年8月15日時,腓特烈二世染上了瘟疫,行程再次取消。新任教皇格列高利九世勃然大怒,譴責腓特烈二世出爾反爾,將他割除了教籍。

腓特烈二世也針鋒相對,指控教皇煽動輿論。于是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兩大巨頭開始了內(nèi)斗。不過此時,幸好有條頓騎士團大團長的斡旋,一切都沒有那么糟糕。理虧的腓特烈二世終于在1228年晚夏來到了他的耶路撒冷王國。

9月初,腓特烈二世駕臨阿卡,圣殿騎士團卻因他是罪人身份拒絕與其合作,耶路撒冷宗主教洛桑的熱羅爾德也認為腓特烈二世是魔鬼的化身。不過幸好有條頓騎士團的支持,腓特烈二世開始了一場無硝煙的“戰(zhàn)斗”。

此時,阿尤布王朝發(fā)生內(nèi)訌,蘇丹卡米勒在其弟弟死后開始集權。而此時德意志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到來,讓他決心通過外交的方式解決耶路撒冷問題。

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二世準確的捕捉到了時機,開始與蘇丹進行了談判。腓特烈二世從小博文多才,熟悉拉丁語和阿拉伯語,喜愛多元化的文明和宗教。基于這一思想,皇帝和蘇丹一見如故。

腓特烈二世贈送蘇丹一套自己的盔甲,蘇丹卡米勒深知皇帝喜歡數(shù)學,就答應幫助皇帝解決一份數(shù)學難題清單。就這樣,這一次東征顯得和平、有效且安寧。

公元1229年2月18日,蘇丹卡米勒和耶路撒冷國王腓特烈二世簽署條約。雙方遵循十年的停戰(zhàn)協(xié)定,伯利恒、拿撒樂以及耶路撒冷和阿卡之間的巴勒斯坦城市全部交于耶路撒冷和法蘭西人統(tǒng)轄。與此同時,穆斯林有權進入耶路撒冷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做禮拜。

但這一協(xié)定并沒有令雙方的高層歡喜,相反無論是教會還是伊斯蘭世界都對這次談判嗤之以鼻。耶路撒冷宗主教控訴腓特烈二世大搞幕后交易、滿口謊言。而穆斯林大馬士革大清真寺上布道的伊本·賈茲抨擊蘇丹的決策是“穆斯林統(tǒng)治者的恥辱!”

但無論如何,腓特烈二世通過外交手段和極佳的運氣取得了幾代十字軍都夢想實現(xiàn)的目標。不可否認,這是一次最偉大、流血最少的一場勝利。

在光復耶路撒冷并下令重建其城墻后,腓特烈二世即刻返回西方。迎接他的不是歡呼,而是教皇格列高利九世的發(fā)難。整個13世紀30年代,腓特烈二世與格列高利九世之間的關系依舊高度緊張。而教皇控制的基督教世界更是與德意志皇帝勢不兩立。

在教皇和皇帝之間充當潤滑劑的條頓騎士團大團長馮·薩爾察去世后,教皇格列高利九世立刻將皇帝逐出教會。這一回雙方都沒有坐下來和解。神圣羅馬皇帝在格列高利九去世前仍然是絕罰之身。從1227年到1250年去世,腓特烈二世先后四次被逐出教會,他人生的最后幾年幾乎一直在與教皇國作戰(zhàn)。

腓特烈二世死后,繼任教皇對他的仇恨并未消散,在一代代教皇的教唆下,腓特烈二世這位從阿尤布手中奪回了耶路撒冷的功臣,逐漸成為了十字軍不遺余力攻打的對象。教皇允許任何十字軍打倒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及其家族,并將這項任務和前往圣地作戰(zhàn)賦予同等的價值。就這樣曾經(jīng)為十字軍出謀劃策,完成了他們夢想的基督徒,成為了和穆斯林、突厥人一樣的異教徒,何其可悲和荒謬!

3.第七次十字軍東征

13世紀40年代,在蘇丹卡米勒去世后,阿尤布王朝內(nèi)部再次因爭權奪利陷入內(nèi)訌,大馬士革和開羅勢不兩立。在教皇格列高利九世和腓特烈二世曾經(jīng)短暫合作下,腓特烈二世通過挑撥敵對統(tǒng)治者之間的沖突漁翁得利。到了1241年,耶路撒冷王國的邊界得到顯著擴張,十字軍國家似乎比1187年哈丁戰(zhàn)役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加穩(wěn)固。這不得不說是腓特烈二世留給基督徒的最大財富。

然而到了1244年,災難降臨了!隨著蒙古鐵騎由東向西推進,一直被蒙古帝國打壓的花剌子模突厥人一直向西逃竄。他們在蒙古鐵騎將花剌子模國滅亡后居無定所,向北方和東方流浪,受當?shù)亟y(tǒng)治者的雇傭。

公元1244年,一支受雇于埃及蘇丹薩利赫·阿尤布的花剌子模軍隊突然進攻耶路撒冷和其盟友——大馬士革的伊斯梅爾。大約6000名基督教平民在猶太山被追捕并慘遭屠戮。

1244年10月4日,阿卡城的基督教軍隊聯(lián)合大馬士革的穆斯林大軍,向花剌子模人和他們的埃及雇主復仇。10月17日,敵對雙方加沙附近的拉佛比遭遇,圣殿騎士團、醫(yī)院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幾乎所有的騎士戰(zhàn)死,大馬士革軍隊也戰(zhàn)敗而逃。此時主力盡出的阿卡城一片蕭條,陷入了悲痛之中。

1245年夏,新當選的教皇英諾森四世召開第一次里昂大公會議,正式廢除腓特烈二世皇帝稱號,宣布發(fā)動第七次十字軍東征,由法蘭西國王、腓力二世的孫子路易九世統(tǒng)領十字軍攻打埃及。

1248年夏,路易九世率十字軍從法蘭西艾格莫爾特港起航。在塞浦路斯島過冬后,親率兩萬余人于6月5日星期六在達米埃塔進行了兩棲登陸。

戰(zhàn)爭伊始,進展順利。周末結束前就攻入了城內(nèi),在上次一達米埃塔攻防戰(zhàn)遭受過饑餓折磨的守軍不愿以命相搏,于是把整個防區(qū)都讓給了十字軍,之后沿尼羅河向上游撤退。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路易九世沒有在尼羅河汛期追擊敵軍,而是利用了水勢退去前的時間,加固城墻、改建教堂,抵御阿拉伯人的襲擾。

11月20日,十字軍從達米埃塔出征,向開羅進軍。兩天后舊傷復發(fā)的埃及蘇丹薩利赫·阿尤布去世,其子圖蘭沙繼位。由于其子常年在外駐守,返回開羅需要3個月,埃及政權即將陷入權力爭奪的內(nèi)亂之中。初戰(zhàn)告捷且斗志昂揚的路易九世決心不再等待敵人內(nèi)部的瓦解,就攻打曼蘇拉。

12月初,曼蘇拉攻防戰(zhàn)打響。穆斯林大軍死守城市,拒不投降。一場曠日持久且令人難以忍受的戰(zhàn)役拉開了帷幕。圍城之戰(zhàn)一直打到了第二年的4月5日。

此時圖蘭沙已經(jīng)從敘利亞駐防地回防,切斷了法蘭西十字軍的補給。缺衣少糧且瘟疫四起的十字軍軍營,軍紀蕩然無存。無奈路易九世下令撤退。

看到敵軍撤退,城上的軍隊立刻出城追擊,撤退變成了一邊倒的屠殺。除了高級將領和路易九世外,其余十字軍均遭到了屠戮。于是,在支付了高額贖金后,路易九世被釋放,統(tǒng)治了11個月的達米埃塔回到了穆斯林手中。這次失敗之后,西方對東方十字軍國家的興趣變得越來越低了。

4.十字軍東征的尾聲

就在路易九世被釋放的前幾日,埃及的阿尤布王朝也發(fā)生了巨變。蘇丹圖蘭沙被謀殺,政權被馬穆魯克軍隊(突厥奴隸士兵)的首領魯克丁·拜巴爾奪得。當蒙古大軍進攻近東地區(qū)時,拜巴爾成為了擊退蒙古大軍的英雄。

1260年夏蒙古人西征,馬穆魯克王朝內(nèi)曾經(jīng)相互爭斗的忽都斯和拜巴爾握手言和。開始準備對抗蒙古大軍。在這期間,十字軍國家的領袖們開始充當戰(zhàn)爭的催化劑。他們希望蒙古人和馬穆魯克人之間爆發(fā)決戰(zhàn),從中獲得利益。

當蒙古大軍統(tǒng)帥怯的不花蹂躪敘利亞大馬士革時,耶路撒冷王國的貴族們和各大騎士團紛紛向蒙古大軍提供補給。而當忽都斯于1260年7月下旬率軍從埃及出征、尋找蒙古人決戰(zhàn)時,基督教領袖們也允許一支1.2萬人的馬穆魯克軍隊在基督徒統(tǒng)治的領土上自由通行,并向他們提供補給。

9月3日,忽都斯與拜巴爾的部隊與怯的不花的蒙古騎兵迎面相撞。這場戰(zhàn)斗在《精讀系列第五十篇:明朝的建立和四大蒙古汗國“夸父追日”般的悲壯史詩》中有敘述,當時蒙古大帝國可汗蒙哥去世,攻打敘利亞和波斯地區(qū)的旭烈兀急忙率主力返回蒙古幫助忽必烈,只留下了不足5000起兵對抗數(shù)倍于自己的埃及大軍。

雖然蒙古大軍得到了由格魯吉亞人、亞美尼亞人和兩位阿尤布小王公仆從軍的幫忙,人數(shù)勉強相當。但蒙古軍隊里到處滲透了敘利亞軍隊的間諜,讓戰(zhàn)場形勢對蒙古大軍非常不利。

戰(zhàn)斗打響后,這些所謂盟軍臨陣倒戈。戰(zhàn)斗激烈,怯的不花被砍倒,他的首級作為戰(zhàn)利品被帶走。蒙古軍隊失去領袖后四散而逃,陣亡者達1500人。

打跑蒙古人后,拜巴爾發(fā)動政變殺死了忽都斯,獨掌大權。1260年10月22日,大軍返回開羅,拜巴爾自立為蘇丹。此時的耶路撒冷王國和其他十字軍王國,領土只剩下不足16千米寬的沿海走廊地帶了。而十字軍內(nèi)部和西方拉丁教會也都陷入了不和諧的氛圍之中。

1256年,拉丁人內(nèi)部爆發(fā)了“圣薩巴斯戰(zhàn)爭”,威尼斯人、比薩人和熱那亞人互相激戰(zhàn),阿卡和提爾這兩個僅存的城市里,圣殿騎士團和醫(yī)院騎士團也參與其中爆發(fā)了內(nèi)訌。

而西方的拉丁教皇則沉迷于集中力量清除腓特烈二世的后人。1249年至1250年教皇發(fā)起戰(zhàn)爭,在西西里王國驅逐腓特烈二世·霍亨施陶芬的后代。1266年,法蘭西國王的弟弟查理率領一支十字軍在貝內(nèi)文托戰(zhàn)役中擊敗并殺死了腓特烈二世的兒子曼弗雷德。1268年,查理又活捉了腓特烈二世16歲孫子康拉丁,這位耶路撒冷王國名義的國王和未來西西里統(tǒng)治者被斬首。

德意志腓特烈二世的血脈就此斷絕,西西里落入法蘭西人之手。十字軍所謂的東征理念已經(jīng)蕩然無存了。也正是在這一片混亂和不幸中,穩(wěn)固政權后的拜巴爾開始清除巴勒斯坦地區(qū)的基督教余孽。

在十字軍王國與阿尤布王朝的停戰(zhàn)協(xié)議到期后。公元1265年,拜巴爾首先從巴勒斯坦南部的加沙向北行軍繞過雅法,于1265年2月下旬攻打凱撒里亞城下。3月5日,守軍蜂擁擠上救援船,從海路逃到阿卡,凱撒里亞開城投降。4月末,阿蘇夫城化為烏有,醫(yī)院騎士團守軍被押往埃及監(jiān)獄。在不到6個月的時間里,阿卡以南三座最重要的城市據(jù)點被毀。

1265年至1271年,拜巴爾幾乎年年作戰(zhàn),每次戰(zhàn)果均十分輝煌。但這一次耶路撒冷王國的危機,并沒有激起西方基督教世界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十字軍東征。

西方只有零零星星的王室諸侯參與了其中。1270年,法蘭西國王路易九世振作精神,試圖再次復興圣地十字軍運動,但56歲老國王,早已不復當年之勇。在他進攻突尼斯,企圖支援十字軍王國的戰(zhàn)爭中,遭遇慘敗,路易九世于8月25日死于痢疾。法蘭西十字軍土崩瓦解。這就是第八次十字軍東征。之后西方基督教世界的援助微乎其微,十字軍王國的滅亡已成定局。

1277年6月30日,拜巴爾死于大馬士革,暫緩了滅亡基督徒的進程。12年后,馬穆魯克蘇丹嘉拉溫重啟戰(zhàn)端。1289年,嘉拉溫攻克了的黎波里城,馬穆魯克士兵大肆搶劫、殺戮并毀壞建筑。婦女兒童被抓作俘虜,男人們則被殺掉,尸體被堆在一起任其腐爛。而西方各國再一次視若不見。

1290年10月嘉拉溫駕崩,1291年4月繼任者阿什拉夫·哈利勒,繼續(xù)攻打十字軍國家僅剩的城市阿卡。5月18日,阿卡全城在一輪沉重的鼓聲中驚醒,城墻被打破,馬穆魯克人沖入城內(nèi),開始燒殺搶掠。5月28日弄塌部分城墻后攻入總部城堡,阿卡的最后一戰(zhàn)結束了。

阿卡陷落的數(shù)周間,黎凡特海岸剩余的法蘭克人定居點全部消失,圣殿騎士團從各個據(jù)點撤往塞浦路斯。8月,在海法與凱撒里亞之間堅不可摧的朝圣者城堡被放棄后,耶路撒冷王國徹底淪為了塞浦路斯島上的流亡王國。安條克和的黎波里被馬穆魯克王朝從地圖上抹去,歷時兩百多年的十字軍東征徹底宣告失敗!

5.十字軍東征歷史的變異對后世的影響

隨著見證十字軍東征歷史的一代紛紛老去,到了15世紀,十字軍的熱情顯著衰弱,只剩下依舊響亮的口號了。16世紀,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法蘭西國王弗朗索瓦一世,以及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等君主,時常以十字軍的名義募集軍隊,但只是作秀罷了。等到民族國家概念和宗教改革運動興起后,西方各國和拉丁教皇就再也不提什么十字軍東征了。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崛起,西方急需尋找新航線抵達印度。1492年1月2日一位名叫克里斯托福羅·科隆博的熱那亞探險家來到了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從天主教雙王那里得到了航行委任狀,承擔起了“觀察印度的這些地區(qū),以及這片土地上的君主和民族,并考慮讓他們皈依的最好辦法”的宏大使命。

而這個年輕人就是鼎鼎大名的“哥倫布”。1492年5月12日哥倫布從格拉納達揚帆起航。1493年3月4日帶回了陌生的種族、前所未見的異國物品和他所發(fā)現(xiàn)的美洲大陸上巨大財富的傳說。

他向西班牙基督教統(tǒng)治者宣稱,那里有可供奪取的香料、黃金和數(shù)不清的奴隸,以及他認為最重要的,擁有眾多可以改信基督教的異教徒。他的宣言開啟了新形式的“十字軍”圣戰(zhàn)征服之路。西方基督教世界轉而向西找到了新的“耶路撒冷”,世界大航海時代來臨了。

然而這并不是十字軍概念影響的終點。時至今日,“十字軍”仍然是伊斯蘭教世界和基督教世界難以正視的敏感話題。它所帶來的爭斗和沖突從未中斷。

1898年10月,德意志第二帝國皇帝威廉二世騎著白馬在耶路撒冷招搖過市,故意身著成中世紀十字軍東征騎士風格的服裝,并在大馬士革向曾經(jīng)打敗十字軍的阿尤布開國之君薩拉丁的陵墓上敬獻了巨大青銅花圈,并在上面刻上了浮夸的阿拉伯語題詞。

1917年12月,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之際,英國軍隊攻陷耶路撒冷,英國將軍埃德蒙·艾倫比步行進入耶路撒冷。盡管英國政府極力警告媒體不要把戰(zhàn)爭和十字軍東征關聯(lián),奉行沙文主義的英國媒體還是制作了《新十字軍》的宣傳影片,鼓吹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穆斯林征討是一場圣戰(zhàn)和現(xiàn)代十字軍東征。

1944年美國艾森豪威爾將軍堅稱對納粹的戰(zhàn)爭是一場“偉大的十字軍東征”。2015年,英國前首相戴維·卡梅倫在發(fā)布了一個聲明要“建設新家園的一場全國性十字軍運動”。

2019年3月15日午時,新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里卡頓社區(qū)努爾清真寺里,一名28歲、名叫布倫頓·塔蘭特的澳大利亞人,邊持槍殺害穆斯林邊直播自己的殺人行動。

塔蘭特自詡為“生態(tài)法西斯主義者”和“族群民族主義者”,稱自己是“西居爾(來自十字軍國王西居爾一世的名字)”,崇拜2011年挪威殺害77名穆斯林的基督徒布雷維克。儼然成為了21世紀的十字軍戰(zhàn)士。

當然“復仇”者并不只是基督徒。二戰(zhàn)之后各種穆斯林組織還在用十字軍概念,影響歷史的走向。1998年2月,奧薩馬·本·拉登創(chuàng)建“基地”組織,集結來自埃及、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的激進穆斯林,宣稱對“猶太人和十字軍”發(fā)動圣戰(zhàn)。

6個月后,美國在坦桑尼亞和內(nèi)肯尼亞的大使館遭卡車炸彈襲擊,200人死亡。2001年“9·11”恐怖襲擊更是令世界嘩然。時任美國總統(tǒng)的喬治·W. 布什站在白宮的南草坪上公開宣傳,“這場十字軍東征,這場針對恐怖主義的戰(zhàn)爭,將會需要一段時日”。

這一個災難性的誤判,再次激化了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矛盾。本·拉登呼吁全世界穆斯林保衛(wèi)自己,反抗“美利堅十字軍”,并將布什稱為“頭號十字軍分子”。2003年,美國發(fā)動伊拉克戰(zhàn)爭時,本·拉登重申了他的號召:“十字軍”正在開展一場“主要是針對伊斯蘭人民的十字軍戰(zhàn)爭”。

本·拉登死后,“基地”組織的分支“伊斯蘭國”(IS)“哈里發(fā)”阿布·巴克爾·巴格達迪繼續(xù)將西方基督教國家稱為“十字軍”政權。

顯然,在十字軍東征歷史過去九百年后的今天,只要宗教對立仍然存在,不管是真實還是虛構的“十字軍”戰(zhàn)爭都隨時可能危害社會的和平與安寧。

本篇文章就到這里,希望對您理解十字軍,以及基督徒和穆斯林的關系有所幫助。下篇文章我們走進這段時期里最后一派未提及的勢力——伊斯蘭教阿薩辛派,了解穆斯林恐怖主義的源頭。這是與您分享的第632篇文章,歡迎您的閱讀,我們下篇文章不見不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10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十字軍失敗史
神鬼合一——腓特烈二世
十字軍的東征,和平的第六次十字軍東征
《耶路撒冷三千年》導讀-28-(3)腓特烈二世
十字軍東征:一場“以父之名”的欲望之戰(zhàn)
天主之意:圣殿騎士團簡史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北省| 合江县| 阳江市| 阿拉善右旗| 钟祥市| 高密市| 富顺县| 绥江县| 夏邑县| 松江区| 尖扎县| 柏乡县| 五河县| 西青区| 宁武县| 万安县| 固镇县| 龙南县| 巴林左旗| 福鼎市| 寿光市| 永济市| 吉首市| 晋城| 五莲县| 沅江市| 大庆市| 娱乐| 老河口市| 南乐县| 常州市| 左贡县| 贡觉县| 石棉县| 西城区| 嘉峪关市| 灌云县| 大邑县| 繁峙县| 运城市| 昂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