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隋文帝夢見洪水泛濫,從而淹沒了整個都城,于是便認為此夢為不祥之兆,于是便決定大動干戈,移都大興。
此舉是為了破解夢中之不祥,但最終沒過幾年,隋朝還是被李淵滅亡了,李淵自此登上帝位,也就是后來的“唐高祖”。因此有占夢家認為:唐高祖姓李,單名一個“淵”字,而洪水就是“淵”的意思,所以隋文帝之夢因以此為解。
此事在史書《隋唐嘉話》中有記載:“隋文帝夢洪水沒城,意惡之,乃移都大興。”
其實,隋文帝另遷新都也并非完完全全地只為一夢而沖昏了頭腦,主要原因還有一個:自公元581年2月楊堅廢北周靜帝自立為帝,建立了隋朝之后,楊堅是以北周舊臣取而代之建立的新王朝,故隋初仍以漢長安城為都。然而這只是權宜之計,這座自漢興以來已歷780年之久的舊都城已不再適合新的大一統王朝的需要。首先,漢長安城歷時已久,城中宮宇朽蠹,供水、排水嚴重不暢,污水往往聚而不泄,以至生活用水多受污染,水質咸鹵,難以飲用。其次,漢長安城北臨渭水,由于渭河不時南北擺動,都城有被水淹的危險。加上有此夢引爆導火索,于是隋文帝就斷然決定另遷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