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評論區沸沸揚揚的議論,感觸頗深。
在新疆生活有三年了,八十多歲的爺爺是最早一批支援新疆的大學生。在新疆孜孜不倦,貢獻了六十多年的光陰。
每次聽老人講述在新疆的歷史,都無比震撼!感動和崇拜油然于心!
新疆能有今天的發展,是這一代人努力奮斗貢獻的成果,不過,在新疆工作三年的時間,讓我對新疆從心底有著很多的感觸。
老一輩樸素的生活作風,艱苦卓絕的改造精神,軍墾精神,在中年人一代身上已經缺乏了太多,特別是現代年輕人的身上,人情似紙張張薄,傲慢與偏見深深成為部分當地城市人刻薄尖酸的人情體現。
我對新疆人沒有偏見,并深深覺得新疆的環境好,工資水平高于很多援疆的省份,地大物博,景色壯麗。
國家以及兄弟省份對新疆的幫扶,卻是當今一代的部分人所不認同的,這點,讓人無法理解。
很多新疆人都是內陸兄弟省份過來的,在這片廣袤而又物產豐富的邊疆扎下了根。援疆對新疆應當是一個褒義詞,值得銘記和感激的詞匯。
黨和國家給予新疆的厚愛,是口內任何一個省份都比不了的。對口幫扶在資金,人力,技術,修路,架橋,戈壁灘植樹開荒等等這一切,才有了新疆今日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