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圣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大宋王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大一統王朝,分北宋和南宋兩個時期,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二十年,是秦以后兩千余年中國歷史中唯一一個國祚超過三百年的王朝。
秦朝——14年
西漢——210年
新朝——15年
東漢——195年(因漢朝被王莽隔斷15年,故西漢東漢無法合并)
晉朝——155年(西晉東晉可以合并)
隋朝——38年
唐朝——290年
宋朝——320年(北宋南宋可以合并)
元朝——98年
明朝——276年
清朝——268年(如算入關外二帝,則296年)
關于國祚問題,可參考
960年,后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趙匡胤為避免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亂象,采取文武并重方針,加強中央集權,削減武將兵權。
宋太宗繼位后統一全國,采取重文輕武的措施,大力編修文化典籍,推崇科舉取士,寒門弟子正式登上政治舞臺。而后遼國南侵,宋真宗御駕親征,宋軍大勝,與遼國締結澶淵之盟,宋遼兩國從此百年和好。到宋仁宗在位期間,出現仁宗盛治。宋神宗繼位后,推行王安石變法,歷經宋哲宗、宋徽宗,陸續取得對西夏戰爭的連連勝利,取得河湟開邊、平夏城大捷以及設置隴右都護府的重大勝利。
可沒過多久,藝術皇帝宋徽宗荒廢朝政、昏招迭出,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而后康王趙構于南京應天府即位,延續宋朝,宋朝步入南宋時期,紹興和議后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1234年聯蒙滅金,宋將孟珙直搗金國最后的國都,俘獲金國末代皇帝金哀宗尸骨,告祭太廟。1235年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占臨安,崖山海戰后,宋朝正式滅亡。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 。咸平三年(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占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曾指出宋朝“積貧積弱”,且這一論斷被寫入了教科書,對當下影響極大,但此說法亟待商榷,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軍事實力也并非孱弱可欺,與遼、金、西夏所訂立的合議多半是在獲勝的情況下見好就收的結果。
宋朝出現了宋明理學,儒學得到復興,且儒學也未發展到元明清三朝僵化迂腐的程度。
科技發展迅速,政治開明,且沒有嚴重的宦官專權和軍閥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
北宋因推廣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長,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3710萬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萬。
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中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學者不在少數。
宋朝立國三百余年,二度傾覆,皆緣外患,是唯獨沒有亡于內亂的王朝。
附
歷代王朝亡國原因分析
夏朝——君主荒淫無道、女寵(妺喜)
商朝——君主荒淫無道、女寵(妲己)
西周——君主荒淫無道、女寵(褒姒)
東周——諸侯割據
秦朝——農民起義: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
西漢——外戚專權:王莽篡位
新朝——農民起義:綠林赤眉起義
東漢——外戚專權、宦官專權、黨爭、農民起義:黃巾起義、權臣專權:董卓、曹操、諸侯割據
西晉——內亂:八王之亂、外患:五胡入華
東晉——農民起義:孫恩盧循之亂、權臣專權:桓玄、劉裕
隋朝——農民起義:隋末農民大起義
唐朝——女寵、黨爭、宦官專權、軍閥割據、農民起義:黃巢起義
宋朝——黨爭(北宋)、外患(北宋、南宋)
元朝——內亂、農民起義:紅巾起義
明朝——黨爭、外患、農民起義: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起義
清朝——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外患
欒氏春秋中華史之《大宋王朝》將于近期推送,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