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個說下凌煙閣24功臣與玄武門之變的關系以及最終下場,凌煙閣24功臣大部分都得到了善終。
1、趙國公長孫無忌。長孫無忌是李世民親信,玄武門之變的重要策劃人。唐高宗李治年間,在和李治以及武則天的政治斗爭中失敗,最終被逼自殺,不得善終。
(長孫無忌)
2、河間王李孝恭。李孝恭是李唐宗室中除李世民以外軍功最高的人,李靖的老上司。未參加玄武門。貞觀十四年(640年),暴病身亡。
3、萊國公杜如晦。杜如晦是李世民親信,玄武門之變的重要策劃人。貞觀年間擔任宰相,和房玄齡并稱房謀杜斷。貞觀四年病死。
4、鄭國公魏征。魏征眾所周知,原本是太子李建成下屬,玄武門事變李建成被殺后,才投靠李世民。貞觀十七年(643年)病死。
(魏征)
5、 梁國公房玄齡。房玄齡是李世民親信,玄武門之變的重要策劃人。貞觀年間擔任宰相多達二十多年,和杜如晦并稱房謀杜斷。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死。
6、 申國公高士廉。高士廉是長孫皇后和長孫無忌的舅舅,自然站在李世民一邊,參與了玄武門事變。貞觀二十一年(647年)病死。
7、 鄂國公尉遲敬德。尉遲敬德在玄武門事變中起到重要作用,一箭射死李元吉,帶兵威逼李淵。尉遲敬德玄武門后有些居功自傲,被李世民敲打后收斂很多。唐高宗李治顯慶三年(658年)病死。
(尉遲敬德)
8、衛(wèi)國公李靖。李靖玄武門事變時出任靈州都督,在對抗突厥的前線,未直接參與玄武門事變。貞觀二十三年(649年)病死。
(李靖)
9、宋國公蕭瑀。蕭瑀是玄武門事變時的宰相之一,玄武門當日和李淵在一起。蕭瑀雖然未參與玄武門事變,但在宰相中是傾向與李世民的人。貞觀二十二年病死。
10、 褒國公段志玄。段志玄是李世民秦王府系統(tǒng)的親信之一,參與了玄武門事變。642年(貞觀十六年)病死。
11、 夔國公劉弘基。劉弘基是李淵太原起兵時的元老人物,李淵占據(jù)長安后封賞的太原元謀功臣之一。劉弘基未參與玄武門事變。唐高宗李治永微元年(650年)病死。
12、蔣國公屈突通。屈突通是原隋朝名將,后投降李唐,德高望重。屈突通未直接參與玄武門事變,但玄武門事變后被派往洛陽坐鎮(zhèn)。貞觀元年(627年)病死。
13、勛國公殷開山。殷開山是李淵太原起兵時的元老功臣,李淵占據(jù)長安后封賞的太原元謀功臣之一,和李世民關系很好。玄武門事變前,殷開山已經(jīng)去世,自然沒有參與玄武門事變。
14、譙國公柴紹。柴紹是李世民姐姐平陽公主的丈夫,李淵占據(jù)長安后封賞的太原元謀功臣之一。沒有參與玄武門事變。貞觀十二年(638年)病死。
15、邳國公長孫順德。長孫順德是李淵太原起兵時的元老功臣,李淵占據(jù)長安后封賞的太原元謀功臣之一,參與了玄武門事變。貞觀年間因貪污被免官,后病死。
16、 鄖國公張亮。張亮是李世民親信之一,玄武門事變前被派往洛陽,秘密聯(lián)結(jié)山東豪杰,以備局勢變化。后來張亮被李元吉告發(fā),在獄中受盡刑罰也沒供出李世民。玄武門事變時,張亮還在獄中,自然沒機會直接參與玄武門事變。646年(貞觀二十年),張亮被告發(fā)私養(yǎng)假子五百人,隨后被殺,不得善終。
17、陳國公侯君集。侯君集是李世民親信,玄武門之變的重要策劃人。侯君集在玄武門事變前地位不高,玄武門事變后火箭般飛升,貞觀四年就做到了宰相。侯君集后來對自己地位不滿,和太子李承乾勾結(jié)在一起,策劃發(fā)動政變,貞觀十七年(643年)事發(fā)后被殺,不得善終。
18、郯國公張公瑾。張公瑾是李世民親信,參與了玄武門事變。張公瑾的著名事跡是玄武門前一天李世民燒龜甲卜吉兇,張公瑾拿起龜甲扔到地上說,難道占卜結(jié)果不吉利就不發(fā)動了嗎。貞觀六年病死。
19、盧國公程咬金。程咬金是李世民親信,參與了玄武門事變。唐高宗李治麟德二年(665)病死。
20、永興公虞世南。虞世南原是隋煬帝楊廣崇信的大臣,后來成為李世民的十八學士之一。玄武門事變沒有直接參與。貞觀十二年(638年)病死。
21、邢國公劉政會。劉政會是李淵太原起兵時的元老功臣,李淵占據(jù)長安后封賞的太原元謀功臣之一。劉政會未參與玄武門事變。貞觀九年(635年)病死。
22、 莒國公唐儉。唐儉是李淵太原起兵時的元老功臣,李淵占據(jù)長安后封賞的太原元謀功臣之一。唐儉和李世民關系很密切,出任過天策府長史。唐儉沒有參與玄武門事變,唐高宗顯慶元年病死。
23、 英國公李勣。李勣在玄武門事變時出任并州總管,處于對抗突厥的前線,未直接參與參與玄武門事變。唐高宗李治總章二年(669年)病死。
24、胡國公秦叔寶。秦叔寶是李世民親信之一,參與了玄武門事變。貞觀十二年(638年)病死。
(秦叔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