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步槍小隊,一共四人,人手一支98k。
Kar 98k是一戰(zhàn)時德軍裝備的Gew格韋爾 98步槍的改進版,98k在Gew 98步槍的基礎(chǔ)上將槍管縮短為600毫米,全槍長度由Gew 98的1.25米縮短為1.11米,并使用了彎曲的拉機柄。98k全稱Karabiner 98k,k為德語“Kurz”短的縮寫。使用7.92*57毫米毛瑟步槍彈,總產(chǎn)量超過1400萬支。
在真實歷史中,二戰(zhàn)早期德軍一個步兵班下轄10人,班長使用一把mp40沖鋒槍,機槍手使用一挺mg34通用機槍和一把魯格P08手槍,副射手使用魯格P08手槍,彈藥手和剩下的6人各一支98k。
然后是突擊小隊,還是四人,兩人持98k,剩下兩人則使用mp40。
1938年德軍采用了MP38沖鋒槍,不過因為成本過高,在兩年后進行了重新設(shè)計。1940年誕生的MP40采用了大量沖壓和焊接工藝,取代了成本高昂的機加工零件。彈藥方面,MP40使用9毫米帕貝魯姆手槍彈(9mm Parabellum),彈容量32發(fā)。
接下來是機槍小隊,機槍手持MG34,副射手使用98k。
機槍是德軍步兵班的核心,1934年重量12千克mg34(雙腳架狀態(tài))取代了重達22千克mg08輕機槍。由于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德國許多武器都是在海外研發(fā)的,其中就包過mg34。雖然造價昂貴,但它能提供900發(fā)每分鐘的射速,后來部分被更換為mg42,后者射速高達1200發(fā)每分鐘。
上圖是二戰(zhàn)后期德軍的一個標準步兵班,一共9人。和早期相比減少了彈藥手,讓副射手承擔彈藥的運輸,并把副班長的98k換成了mp40。
下面是狙擊手和反坦克小隊,狙擊手和副射手還是使用98k,反坦克手使用RPzB 54火箭筒。
游戲中德軍的火箭筒并不是大名鼎鼎的鐵拳反坦克火箭筒,而是這個叫panzerschreck(德語意為坦克殺手)的玩意,panzerschreck是Raketenpanzerbüchse(反坦克火箭炮)的昵稱。和鐵拳最大的不同就是可以重復使用,炮彈從尾部裝填,采用和巴祖卡一樣的電池點火發(fā)射。
接下來是軍官和迫擊炮兵,軍官使用mp40,迫擊炮兵使用一門GrW 34型迫擊炮。
GrW34型迫擊炮口徑81mm,重量57千克,射程大約2500米,由萊茵金屬公司生產(chǎn),總產(chǎn)量超過70000門。按照德軍1941年的編制,GrW34一般被裝備在每個營下屬的機炮連里,每個機炮連分成三個重機槍排和一個迫擊炮排,一共裝備6門GrW34迫擊炮。
此外每個步兵連還裝備3門LeGrW 36輕型迫擊炮。
最后就是坦克了,游戲中只說是三號坦克,看外觀判斷應(yīng)該是三號J型。這都1944年了,德軍還在使用三號坦克,不過考慮到對面美軍還在用謝爾曼M4A1,德軍用虎式未免太欺負人了。(滑稽)
三號坦克有13個基本型號(A-N),5個指揮型號和1個噴火型號。三號J型使用一門kwk39型60倍口徑50毫米坦克炮和一挺mg34機槍。動力方面J型使用邁巴赫HL120TRM型發(fā)動機,最大速度40千米每小時。相比于之前的三號,J型增加了炮塔雜物箱,并加厚裝甲至50毫米。J型也是三號坦克家族中產(chǎn)量最多的型號,達2700輛。
文章最后放張圖,是德軍在二戰(zhàn)中使用的手槍,從上到下依次是瓦爾特P38,瓦爾特人民手槍(只生產(chǎn)了原形槍),瓦爾特PP,毛瑟HSc,魯格P08,毛瑟C96,瓦爾特PPK,紹爾38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