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D稱為指數平滑異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and Divergence)。是從雙移動平均線發展而來的,由快的移動平均線減去慢的移動平均線。MACD的意義和雙移動平均線基本相同。但閱讀起來更方便。
當MACD從負數轉向正數,是買的信號。當MACD從正數轉向負數,是賣的信號。當MACD以大角度變化,表示快的移動平均線和慢的移動平均線的差距非常迅速的拉開,代表了一個市場大趨勢的轉變。
MACD指標表現為三種方式:
一條白線,一條黃線,一種紅藍柱狀。那條白線叫DLF,那條黃線叫DEM[也叫MACD],紅藍柱狀叫BAR。把它們解釋成中國話,白線DLF就是一條短期平滑移動平均線數值和一條中期平滑移動平均線數值的差離值;黃線DEM則是根據白線DLF數值計算出來的移動平均線和數值;紅藍柱狀又是白線DLF數值和黃線DEM數值的差離值。這個指標就是平滑移動平均線的差離值的移動平均線的差離值。
MACD指標傳統的用法是:
當白線DLF由下向上穿越黃線DEM,如在紅藍柱狀中間那條虛直線[也叫0線]以下時,為空頭平倉離場之機,如向上穿越0線則做多。當黃線DEM由上向下跌穿白線DLF,如在0線以上時,為多頭平倉離場之機,如向下擊穿0線則做空。紅柱狀由長變短為多頭力量減弱,藍柱狀由長變短為空頭力量減弱。但在實際行情中,一是白線與黃線交叉后該買或該賣時,它一旦反復,期價和股價繼續原有趨勢運作,甚至是跌勢或漲勢的又一波開始,二是打穿0線位也照樣可以反復,照樣套人。所以用起來不方便,有人就從參數調整上做文章,如把計算白線DLF數值的EMA1[短期平滑移動平均線]由12最高調到66,把EMA2[中期平滑移動平均線]由26最高調到99,這樣徹底避免了白線DLF和黃線DEM的反復交叉,并避免了紅藍柱狀的忽大忽小。
這么一改,基本上避免了數學游戲性的毛病,但新的問題出現了。這個指標完完全全成了中長線指標,而且紅蘭柱狀由長縮短成了多空雙方的予警信號。炒短線無法再使用它了,要想使用只能看分時圖的指標了。如果調整后做中長線未嘗不可,但決不能做短線,其實黃線在圖上看一直是趨勢性行進的,它一旦改變方向拐了頭,后市價格倒真的跟著變了。這條黃線很重要。
在實際操作中,MACD指標不但具備抄底(價格、MACD背離時)、捕捉強勢上漲點(MACD連續二次翻紅時買入)的功能,而且能夠捕捉最佳賣點,幫助投資者成功逃頂。
其常見的逃頂方法有:
1、股價橫盤、MACD指標死叉賣出。指股價經過大幅拉升后橫盤整理,形成一個相對高點,MACD指標率先出現死叉,即使5日、10日均線尚未出現死叉,亦應及時減倉。
2、假如MACD指標死叉后股價并未出現大幅下跌,而是回調之后再度拉升,此時往往是主力為掩護出貨而再最后一次拉升,高度極為有限,此時形成的高點往往是一波行情的最高點,判斷頂部的標志是“價格、MACD”背離,即當股價創出新高,而MACD卻未能同步創出新高,兩者的走勢出現背離,這是股價見頂的可靠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