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以李世民的聲名功績,擁有十五個漂亮妃子算很風流嗎?跟漢武帝、康熙、乾隆等著名帝王比起來,他在女色上算是比較收斂,但也值得一說。
歷史上的皇帝駕崩后,他的嬪妃一般有如下幾種處理方式:
1,有兒子的嬪妃,兒子一般被封王,古代講究“嫁夫隨夫,夫死從子”,她們一般會出宮隨兒子生活,這是比較幸福的。
2,沒有兒子但地位較高的嬪妃,可以留在宮中居住,生活就比較寂寞了。
3,沒有兒子又地位較低的嬪妃,被迫出家為尼,青燈黃卷,了此殘生,命運悲催。
4,極個別的年輕嬪妃,被新皇帝接盤,侍奉兩代皇帝,這是最幸運的。
李世民留下的后宮佳麗中,有一個姓武的才人,就是武則天。
武則天在十幾歲就入宮,據說是“才貌雙絕”被李世民納入后宮,但她在入宮時被封為才人,在宮里呆了十二年,居然還是才人,這說明李世民根本就不寵愛她。
武則天是個超級心機婊,她始終沒有得到李世民寵愛,在后宮虛度十幾年光陰,而且皇帝死后她要出家為尼,命運十分凄慘。
武則天不甘心就此度過一生,于是轉而進行“長線投資”,勾引了時常來探望父皇的太子李治。“女追男,隔層紗”,兩人云雨幾度后,天真幼稚的李治已經被這個“成熟御姐”徹底征服,發誓說老爹死后,自己一定會把她納入后宮,立為皇后。
李世民死后,武則天果然到感業寺出家,李治利用到感業寺進香的機會,多次和武則天偷偷幽會,導致武則天還在當尼姑期間就懷孕了,李治抓住機會讓武則天還俗入宮,給了她正式名分,而武則天則抓住機會,開始了自己波瀾壯闊的政治生涯。
李世民擁有的嬪妃肯定不止有十五個,少說也有幾十個,所謂十五個是指史料記載、有正式封號的后宮佳麗,但當他駕崩時,這些嬪妃大多數早就死了,李治沒什么壓力。
1,長孫皇后,李世民的正宮皇后,女強人,李治的親媽,比李世民死得早。即便她活著,李治也不敢怎么樣,只能乖乖地做小寶寶,撲在媽媽懷里叫太后,奶……就不要吃了。
2,韋貴妃,二婚女,二婚嫁給李世民,且在貞觀元年就被冊為貴妃,地位僅次于皇后,列四夫人之首,生紀王李慎。李世民死后,她進封紀國太妃,隨兒子出任外藩,善終。
3,燕德妃,生越王李貞、江王李囂(早夭)。燕德妃對武則天有恩,所以跟武則天、李治的關系都很好。李世民駕崩后,燕德妃隨兒子越王李貞出任外藩,善終。李治還是武則天對燕德妃十分尊敬,后來李貞起兵反對武則天,兵敗自殺,心狠手辣的武則天也沒有遷怒于其母親燕德妃,可見燕德妃生前積德,深得武則天感恩。
4,鄭賢妃,生平不詳,生卒年不詳,估計死在李世民之前。
5,徐賢妃,溫柔賢惠,才思敏捷,深受李世民寵愛,和李世民感情甚篤,李世民駕崩后,徐賢妃悲痛欲絕,思念成疾,卻不肯服藥,次年便病逝了,算是為李世民殉情了。
6,楊妃,出身高貴,隋煬帝之女,深受李世民寵愛,生吳王李恪(一度為皇太子最佳人選)、六子蜀王李愔,但楊妃生卒年不詳。李世民駕崩后,李恪被長孫無忌陷害而死,李愔也受到牽連,李治應該承擔一定責任,但楊妃當時是否在世,史料記載不詳。不過以楊妃的身份,即便在世,李治應該也不會把她牽扯進去。
7,陰妃,生齊王李祐,生卒年和事跡不詳,不知是否死在李世民之前,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兒子李祐謀反,導致陰妃受到牽連,名位被大大降低。
其他嬪妃史料記載不詳,生卒年不詳,即便李世民駕崩時她們健在,應該也是隨子出任外藩,或出家為尼,絕不會被李治收入后宮,因為李治已經有了武則天這個母老虎。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