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的三峽大壩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由于民生工程一直是國家重點防御的對象,我國在修建的時候已經將其堅固程度考慮在內,一旦遭到敵人攻擊,后果不堪設想。拿德國的大壩來說,早在二戰期間,英國52名飛行員拼死撞毀大壩,上億噸洪水咆哮傾瀉,3萬平民在睡夢中喪生。
為了對德國大壩進行轟炸,英國想方設法尋找突破口
但是,德國與蘇聯還在抗爭,為了使前線的抗爭更加輕松,英國將矛頭指向了德國的大型水壩,但德國的水壩非常堅固,還部署了大量的防空網,一般的炸彈無法將其炸毀。同時,在德軍戰機的攔截下,英國空軍只能在夜間對水壩進行轟炸。但由于高空轟炸的精度比較低,英國空軍決定從上游方向空投魚雷攻擊水壩。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的“懲戒行動”變得更加艱難,最后使用了一種特殊的炸彈——跳彈,專門攻擊魯爾河上的三座水壩。更重要的是,英國空軍經過反復分析后,找到德國水壩的防御弱點,可以超低空闖入水壩上方。此外,英國還專門成立了617中隊,挑選了一批精兵強將,由蓋伊·吉布森擔任隊長,還配備了19架蘭開斯特轟炸機。
英國空軍狂轟濫炸后,三座大壩均被摧毀
由于夜間的投彈命中率太低,讓飛行員們十分苦惱,經過商量后,在機身上安裝了兩盞燈,英國空軍還專門進行了超低空飛行訓練,不得不說,英國為了這次轟炸,將各個方面的因素都考慮在內。當時,英國采用了兩條飛行路線,到達魯爾上空后,頂著密集的高射炮火,飛行在18米的高空對水壩投放炸彈。
經過一番狂轟濫炸后,默內水壩首先崩潰,1.3億立方米洪水洶涌而出,另外兩座水壩也最終被摧毀,下游的所有設施被洪水淹沒,3萬多平民喪生。當然,英國也要為自己的行動付出代價,52名飛行員同歸于盡,這一舉動大大鼓舞了英軍的士氣,但這樣的攻擊行動是非人道的戰爭罪行,會傷害很多無辜的平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