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同事:
一早開始就東奔西走,看起來忙得不可開交,實際上你卻不知道他到底在忙些什么?
還不忘發個朋友圈抱怨兩句:
“今天真忙啊,連看手機的時間都沒有!”
吃午飯前要給自己打打氣:
“累壞寶寶了,要吃頓大餐犒勞自己!”
到下午該下班的時候,他們永遠都是在“埋頭苦干”,使你不知道應該是走是留?
留吧,
但今天的工作都完成了,“加班”真的在掃雷打飛機嗎?
走吧,
又擔心上司老板有對比,留下對工作不熱情、對事業不奉獻的壞印象呢?
正因為有這種同事的存在,害得“下班”這件事明明是天經地義的,卻往往要耗費我們大量的腦細胞進行思想掙扎!
這種人,我們統稱為“假忙族”!
如何判斷你的同事是“真忙”還是“假忙”?
建議你可以找一天用余光瞄一下他,看他是不是有以下這些行為:
1.桌面永遠都很“凌亂”
辦公桌,是“工作效率”的最好體現!
“假忙族”同事通常回到辦公室的第一步就是:擱下東西,吃個早餐,然后在不經意間把桌面弄亂!
這樣他就會占據了一個“效率制高點”——
桌面太亂,工作起來也會很混亂;只有把桌面整理好,才更有利于開展工作!
所以,當你發現他的桌面永遠都是亂的,就可以考慮把他放入“假忙”的嫌疑人名單!
2.永遠都能在“復印機”旁看見他
當你突然發現他不在辦公桌上,先不用緊張,因為你很大概率會在復印機旁發現他。
很多人都想錯了,離開座位的最好借口并不是“尿遁”(上廁所),上廁所太頻繁,很容易被人懷疑,你總不能天天說自己“拉稀”吧?
這招的高明之處就在于,在復印機旁等待是人之常情,既能耗時間又能運動一下身體!
3.沒有目的地“走來走去”
你可能會經常發現他會從你辦公桌旁一閃而過,然后又消失得“無影無蹤”!
給人營造出一種“急著去干什么事”的直覺,從側面也反映了“他很忙”這樣的內在含義!
但這招并不宜多用,同事們見多了也會有所察覺,所以“假忙族”又催生出了“變種”
當他們手上拿著東西走過時,就在無形中增加了自己的“說服力”!
沒人會去仔細分辨他們手上拿著的是什么,即使可能只是把垃圾搬來又搬去!
4.到處翻找東西
這招其實是第一招的變形,只是把范圍從自己的辦公桌擴大到全公司!
目的在于“爭取曝光”,當全公司的人都看到時,大家就會有一種心理共識——
恩,他真的很忙啊,要這么辛苦地找東西……
5.大口呼氣、口中默念、按摩太陽穴…
你可能會經常聽到他突然大口呼氣,或者在口中默念,又或者在按摩太陽穴……
這樣的一組動作,其實是在告訴周圍的人:
我快被這么多的工作壓得透不過氣了,不行我得趕緊放松一下,然后再繼續奮斗下去……
即使他其實一天下來根本都沒干些什么實質性的工作!
6.電話、很多電話、超級多的電話……
你永遠想不明白,
為什么自己坐著一天,接到的都是“要不要貸款”“電話調查”“猜猜我是誰”這種騷擾電話;而他們卻每通電話都能說上個把小時!
甚至,深深地開始懷疑自己的人脈是有多糟糕……
經過你的用心觀察,如果發現你的同事有上述種種癥狀,基本可以判斷屬于“假忙族”之一!
如何拆穿他們的真面目?
“假忙”的實質,就是“偷懶”
其目的就是在花費最少的精力,耗費掉工作時間,然后拿到工資!
這從表面來說好像跟我們沒什么關系啊?
但根據“工作量守恒定律”——
一個企業在單位時間內的工作量是必定存在的,不會突然增加,也不會憑空消失
翻譯成人話就是:
工作始終還是要有人來做的!
所以,他通過“假忙”所推卸掉的工作,最終也還是會掉落在我們的頭上,實際上是在增加我們的工作負擔!
那,我們要如何拆穿他們埋藏在“忙碌”背后的真面目呢?
首先,要搞清楚一個大前提——上司的態度
如果上司其實早已知道,但他(假忙的同事)后臺足夠硬、送了禮或者早已打通關系,上司只能“睜只眼閉只眼”,或者干脆跟他是“統一戰線”……
貿然往墻上撞,“受傷”的只會是自己!
如果上司領導是一直是被蒙在鼓里,而且對這種行為“深惡痛絕”,這時候就是你作為“正義使者”的出場機會了!
對策無非兩個:
來明的,公開撕逼!
直接在他的朋友圈下留言,
“你tm一天沒干什么事,好意思說累!”
或者,把他扯進領導辦公室,
“領導,我給您匯報個事,這孫子天天回來就來回倒騰,沒干過正事,實在不宜留著,您看著辦吧?”
甚至,發一封“投訴信”到全公司的郵箱,
“XXX就是天天在假裝很忙,我是為了公司好而在此揭穿他!”
但考慮到,這招“明刀明槍”殺傷力過大,容易誤傷自己,奉勸各位還是謹慎為好!
那就只剩下“玩陰的”!
教你一個最簡單快捷又方便的方法吧,那就是:
轉發這篇文章到領導能見到的朋友圈,
你想說的我都替你說了,領導若不算太笨,應該會看明白的!
不用謝我,我的名字叫“雷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