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于承惠因出演《少林寺》中的大反派而一舉成名。后來他主演了《黃河大俠》、《東歸英雄傳》、《笑傲江湖》及《七劍》等,成為熒屏上的武術宗師。在眼下熱播的《李小龍傳奇》中,于承惠又出演了李小龍的師傅,一代武學宗師葉問,這位熒屏武俠宗師級的人物在劇中有何表現呢?
7天完成60場戲
在該片的首發式現場,記者看到了于承惠,他頭戴棕色的粗呢小帽,身穿布衫,飄逸的銀色長髯格外引人注目,頗有武林高人的氣度。于承惠說,此次出演《李小龍傳奇》,他塑造的角色是李小龍的師父葉問。葉問是一代武術名家,他傳授給李小龍的詠春拳成了后者最為人稱道的功夫之一。于承惠說,自己是緊急被招進劇組的,趕拍了7天的戲就離開了?!安贿^,這7天的戲量卻很大,一共60場戲,從早上拍到夜里,人的精力都有些耗盡的感覺。”拍功夫之王李小龍的戲,肯定離不開功夫。于承惠說,雖然自己飾演的是詠春拳的一代宗師,但和陳國坤之間的多是文戲,通過對話和情感的交流表現出葉問對李小龍一生的巨大影響。
自幼習武自創劍法
于承惠是山東青島人,少年時酷愛武術,加上多年苦練,在拳術套路、各種兵器上都下過功夫,技藝全面。他尤其喜歡練劍,20歲就在比賽中嶄露頭角。于承惠在長期的練武中,對“雙手劍”(亦稱“螳螂劍”,主要特點是雙手同握一劍)的劍法,苦心琢磨構思。1975年9月15日凌晨,風雨大作,電閃雷
鳴,他從螳螂在林中遇到傾盆大雨后“運巨斧與天搏斗”的動作與形象中受到啟發,完成了“雙手劍”套路的設計。這套劍法在武術界非常罕見。剛開始圈內人都不認同,但于承惠卻堅持了下來。他通過參加各種比賽,讓大家見識到了這套獨特劍法的威力,逐漸獲得了認可。
《少林寺》一夜成名
說起于承惠的經歷,就不能不提到電影《少林寺》,這部足足影響了一代人的電影,同樣也改變了于承惠的人生。當時導演張鑫炎決心打造一部前所未有的武術動作片,劇中所有的武戲演員都從武術運動員中挑選,于是李連杰、計春華、于海、孫建魁等武術高手入選。而于承惠的加入則是因為他當時在濟南參加一場全國武術比賽,展示自己的雙手劍。張鑫炎一見,立刻邀請他加入劇組。于是,于承惠就這樣走進了電影的世界。
說起當時的拍攝經歷,于承惠至今還記憶猶新:“當時我們這些演員對電影完全沒有概念,導演就突出我們這部分人的優勢,大量使用長鏡頭,一個鏡頭往往半分鐘。另外,當時根本沒有動作指導,基本上是誰打誰設計。每次導演只告訴你需要多長時間,從哪兒到哪兒,我們就開始準備?!?br style="FONT-FAMILY: "> 雖然對電影還很懵懂,但于承惠卻用自己的堅忍克服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有一場戲要我們跳到黃河里,當時正好是冬天,氣溫很低,河水冰冷刺骨,但大家都沒猶豫,一個猛子就扎了進去……”《少林寺》的成功,讓于承惠一夜成名,隨后他又參加拍攝了許多武俠片,包括《黃河大俠》、《七劍》、《笑傲江湖》等廣為人知的作品。在日常生活中,這位武術大師的一大愛好卻是閱讀有關哲學和電影的理論書籍,“因為它們能夠讓你更好地了解武術的真諦和影視的魅力?!?/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