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實際行動壘起誠信的“高墻”
近日,某集團戰略規劃部經理曾鵬宇在微博發文表示,收到三年前通過微博募捐拯救患白血病父親的許濤一筆“還款”,除了“本金”外,還有10%的“利息”。無數網友無不被許濤三年后的踐行承諾行為感動,并紛紛“點贊”。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一諾千金”、“人無信而不立”、“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大家肯定不會陌生這些詞或句子。許濤三年后履行自己承諾“還錢”,對他來說實屬天經地義,卻贏得無數網友的“點贊”,為什么?這折射出人們對當今浮躁社會的誠信問題,一些人的誠信已經陷入了低洼地帶。
誠然,我們社會上大多數人的道德、誠信的“高墻”仍然聳立,這是不容置疑的。但也有極少數人的道德、誠信的“高墻”早已坍塌,碎為砂礫。在“利”字當頭的社會洪流下,欠債拒還、坑蒙拐騙、背信棄義的現象層出不窮,人們對失信行為已經習以為常。而許濤守信的“還錢”行動,猶如一道閃耀的光掠過人們的眼前,讓人眼前一亮,覺得那么“另類”了,讓大家深受感動,毫不吝嗇地為之“點贊”。
許濤“不忘承諾”的誠信行為,感動了無數人,讓我們看到了“真”、“善”、“美”,更感受到一種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是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更是當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中國夢”不可或缺的“驅動器”。
當前,全國掀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熱潮,“誠信”一詞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的12個詞之一。高樓大廈是由無數堵墻構成的,而墻是靠無數塊小小的磚壘起來的。同樣,我們社會的誠信也需要每一個人講信用、守信用,用自己的實實在在的行動宣傳誠信的“大旗”,踐行出一個個堅固的誠信“大磚”,壘起一堵堵高大的誠信“高墻”,只有這樣,誠信的“大廈”才能越來越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得到更好詮釋,社會建設才會更加美好。(文/陳土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