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健康心理
的研究》課題階段計劃
三源浦中心校 曹玉琴
做為骨干教師我參加了學校《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健康心理的研究》課題的研究工作,在欣喜之余也感到了自己身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決心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起好骨干教師的帶頭作用和輻射作用,根據課題方案要
求我制定如下階段計劃:
一、研究主要內容
積極健康心理是指一個人在知、情、意、行方面持續符合社會基本要求,并具有和諧人際關系的一種心理態度。在現有的條件下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應加強在各學科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各學科教學都在不同層次上涉及心理教育問題,只要對學科教學內容加以梳理,即能挖掘出教材中蘊含的心理教育內容。而語文教材中包含的豐富的人文精神,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1.寬松,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營造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育人氛圍。
2.挖掘教材中的真善美,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3.以作文教學為切入點,疏導學生積郁的情感 。
4.開展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三、具體目標及措施
1.在教學方面我雖然有一點經驗,但是在科技信息飛速
發展的今天,還是需要充電的,積極和身邊教師學習、切磋成為我充電源泉。本學年我擔任四年級語文教學,除了每周上好自己的語文課以外,我還和其他年輕老師結對子,互相聽評課,做到教學相長。
2.不斷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平時多讀一些有關自己學科的書籍、資料,注意收集、整理,堅持寫好教案及課后反思。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競賽和教研活動,不斷的磨礪自己,早日成為一名業務上的排頭兵。
3. 本學期要積極參與各種形式教育教學研討(比如推門課)、專題講座培訓(比如課型輔導),承擔教育教學示范(比如教師引領課)、各種教學比賽(比如教學設計比賽)等任務。
總之,健康心理教育已經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語文教學理應責無旁貸地分擔這一重任,在培養語文能力的同時進行有效滲透,以充分開發心理潛能,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的發展,為塑造跨世紀的一代新人作出應有的貢獻。在本課題研究中我要不斷地抓住機遇,在實踐中積累經驗,為本課題貢獻自己微薄力量。
2017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