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可憐,我一生少朋。
“朋”字在古語中指志同道合的人。小時候就聽說了一句叫做“士為知己者死”的話。夢寐中也希冀著一位人生的知己。可是,生命漸短,知音難覓。生活中缺少朋友是一件悲哀的事。但是,命運使然,豈可強求。大半生就這樣在寂寞孤獨中度過。到底是孤獨的性格使我少了朋友,還是少了朋友才使我變得孤獨,自己也說不清,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罷。由于孤獨,自己愈來愈變成一個沉默寡言的人。除了在課堂上可以暢所欲言地講古賢,評時事,論倫理道德,話人生感悟,談高尚和平凡人的生活,……除此之外,就是一個寂寞之客。有時話到嘴邊,就是說不出口。覺得這是一些無聊、無用、諂媚、無病呻吟、言不由衷的話,說了自己更會覺得別扭。由此,給人留下了孤傲的壞印象。酒桌上推杯換盞是我最頭痛的事。看到別人眉飛色舞,信口雌黃,唾沫在空中蕩漾的時候,我置身其間,百無聊賴,實在是個多余的人。今年之前,我一直任畢業班語文教學工作。一般情況下,月考之后照開例會,對教學質量進行分析,往往在會上是分析不透的,需潺上點水酒方可盡意。每每此時,我就倍感自己的無用了。大家天南海北胡謅一氣之后,照例是每人提酒。這時,我可以聽到一個個侃侃而談、妙語連珠,自己卻是蒼白無力的應付,比“吃好喝好,喝好吃好”強不了多少。我也覺得自己窘態百出,可是天生我是個無用之人,也是無可奈何。
其實,孤獨也不是一個很壞的事。大家聚在一起,無所事事,張長李短,道聽途說毫無益處。獨處一隅,想自己之所愿想,為自己之所愿為。雖然我不是思想者,但總勝于胡侃而浪廢生命。品賢文,閱金經,探真理,悟真諦,與先哲對話,跟清淡著交流,或顰或笑,坦然無忌,暢快何極?這不是附庸風雅,確實收益頗豐。
然而,有時卻飽嘗孤獨之苦。縱心事茫茫,無處話凄涼,亦可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