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年報進入密集披露期,其控股參股基金公司經營情況也得以展現。
近日招商證券披露2021年年報,其參股的兩家基金公司——博時基金、招商基金凈利潤均躋身“10億級俱樂部”,且兩家基金公司凈利潤均有40%以上增速。
第一創業證券也揭開了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銀華基金的營收數據,其2021年凈利潤也直逼10億元大關。
部分中小基金公司也展現出不錯的增長勢頭,創金合信基金2021年凈利潤達到1.52億元,同比增幅超過60%,在目前已公布凈利潤增速的基金公司中位列前五。
多家大型基金公司凈利潤出爐
博時基金2021年凈利潤突破17億元
作為招商局集團旗下的全牌照證券公司,招商證券目前參股了博時、招商兩家基金公司,此前招商銀行年報已經披露了招商基金經營數據,此次招商證券年報又揭開了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博時基金的經營成績單。
招商證券2021年年報數據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博時基金資產管理規模(不含子公司)為 16,553 億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剔除聯接基金)為 9,892 億元,分別同比增長 25.45%、38.81%。根據統計,2021 年末,博時基金非貨幣公募基金規模排名行業第 8,債券型公募基金規模排名行業第2。
博時基金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57.64億元、凈利潤17.7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6.39%、42.63%,凈利潤水平在目前已披露的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三,僅次于華夏及交銀施羅德基金。在4家凈利潤超過10億的基金公司中,博時基金凈利潤增速也位列第三,低于招商基金、華夏基金。
除此之外,第一創業證券也披露了其持有26.10%股權的銀華基金過去一年經營數據,截至2021年末,銀華基金營業收入39.86億元,凈利潤9.22億元,相比2020年同比增長22.41%、11.41%。
相比其他大型基金公司,銀華基金凈利潤增速并不算快,是目前凈利潤超過5億元基金公司中,同比增長低于20%的基金公司。從非貨幣基金規模上看,數據顯示,銀華基金2021年非貨規模2460.70億元(剔除聯接基金市值),同比增長9.06%,明星基金經理李曉星管理的銀華心佳兩年持有期、銀華心享兩只基金是2021年“吸金”超百億的權益基金。
創金合信凈利潤首破億元大關
國聯安、長盛凈利潤連續兩年正增長
第一創業旗下控股基金公司——創金合信基金在2021年凈利潤首次突破億元大關。
第一創業證券在2021年年報中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創金合信堅持公募基金與專戶業務雙核驅動的發展戰略,繼續快速發展。
截至 2021年 12 月 31 日,創金合信設立并在存續期的產品 322 只,其中特定資產管理計劃 243 只,證券投資基金 79只。公募業務上,創金合信已建立固收、權益、量化、指數、MOM、QDII 等多類型的產品線,并在周期、新能源、醫藥、消費、科技、資源主題等行業賽道進行了產品布局。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創金合信受托管理資金總額8,107.15 億元,較 2020 年末上升 2,425.58 億元,增幅為 42.69%,年末創金合信總資產較上年度末增加 39.48%。
創金合信2021年在新能源賽道上也有所斬獲,包括創金合信新能源汽車、創金合信工業周期精選在內兩只基金合計“吸金”接近百億。
2021年末,創金合信營業總收入、營業利潤和凈利潤分別達到89.68億元、20.33億元、1.5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76.96%、60.00%和 60.11%,主要由于其管理資產規模大幅增長。
“保險系”基金公司——國聯安基金在2019年扭轉了此前凈利潤下滑的勢頭后,繼續保持連續兩年正增長。
據中國太保2021年年報,其持股50.8%的國聯安基金2021年實現凈利潤9100萬元,同比增長31.88%。
數據顯示,早在2018、2019年,國聯安基金凈利潤曾連續兩年下滑,從2017年末的3800萬元下滑至2019年末的2100萬元,直到最近兩年重返正增長的“快車道”。
從管理規模變化上看,截至2021年末,國聯安基金管理的非貨幣基金規模達到652.83億元,同比增長11%,不過,不同于2020年靠半導體ETF等爆款基金拉動非貨規模增長,國聯安基金2021非貨規模增幅主要依靠債券基金等固收產品。
老牌基金公司——長盛基金在2021年也連續兩年保持凈利潤正增長,據國元證券2021年年報,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長盛基金總資產 145,341.54 萬元,凈資產 121,057.50 萬元。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 47,801.05 萬元,同比增長 20.06%;發生營業支出 37,540.47 萬元,同比增長 24.99%;實現凈利潤7,842.01 萬元,同比增長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