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數今日走勢分化,滬指漲0.12%,收報3021.55點;深證成指漲1.61%,收報9927.99點;創業板指漲2.48%,收報1977.69點。市場成交額繼續放大,今日達到10381億元,為時隔兩個月再度上萬億,北向資金凈賣出23.98億元。
行業板塊多數收漲,半導體板塊爆發,消費電子、電子化學品、生物制品、化學制藥板塊漲幅居前,汽車整車、銀行、公用事業、鐵路公路板塊跌幅居前。
個股方面,上漲股票超過3600只。半導體板塊震蕩走強,卓勝微、法拉電子、興森科技等漲停。醫藥股維持強勢,奧賽康、九洲藥業、譽衡藥業漲停。算力概念股表現活躍,首都在線、利通電子、南興股份等漲停。下跌方面,銀行股陷入調整,郵儲銀行、中信銀行跌超4%。
北向資金凈流出23.98億元
北向資金今日凈流出,截至收盤,滬股通凈流出27.94億元,深股通凈流入3.97億元,合計凈流出23.98億元。
行業資金流向:23.92億凈流入半導體
行業資金方面,截至收盤,半導體、消費電子、互聯網服務等凈流入排名靠前,其中半導體凈流入23.92億元。
凈流出方面,汽車整車、證券、汽車零部件等凈流出排名靠前,其中汽車整車凈流出12.57億元。
今日要聞
近日,A股市場利好消息不斷:匯金再度出手購買ETF、財政部下發萬億國債、大批上市公司開啟回購熱潮、中美關系向好預期升溫。分析人士表示,匯金公司連續出手,且未來將繼續增持,給市場帶來持續護盤的確定信號,A股市場底部特征明顯。
《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央媒近日聚焦金融領域改革與發展。10月29日晚間,新華社發布稿件《推動金融邁向高質量發展——新時代以來金融領域改革與發展綜述》。文章發布后,10月30日出版的《人民日報》在頭版予以轉載。
財政部: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 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
為引導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期穩健經營,更好發揮中長期資金的市場穩定器和經濟發展助推器作用,加強對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的長周期考核,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商業保險公司績效評價辦法>的通知》的相關規定,將《辦法》中經營效益類指標的“凈資產收益率”由“當年度指標”調整為“3年周期指標+當年度指標”相結合的考核方式,3年周期指標為“3年周期凈資產收益率(權重為50%)”,當年度指標為“當年凈資產收益率(權重為50%)”。
華為新機明日發布!消費電子催化不斷 產業鏈“春江水暖”有望延續
10月31日上午10:08,華為將舉行nova新品發布會。據已有信息來看,屆時華為將正式發布nova 11 SE。目前,該款機型已在各大電商平臺商家開啟預約。根據已公開規格參數,nova 11 SE機身擁有11號色、曜金黑、雪域白三種配色,搭載鴻蒙4.0系統,前后雙高清攝像。
A股上市公司增持回購熱度持續,10月29日晚,又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最新的增持回購計劃,另有數十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增持回購進展。落地迅速、出手大方是近期上市公司增持回購的顯著特點。一些公司的增持回購計劃金額上限動輒過億元,短短幾個交易日即有行動,還有上市公司公布增持計劃后,重要股東又在短期內大幅追加了增持計劃金額。
科創板多個半導體公司獲機構資金集中增配 這家華為的電池供應商被QFII“爆買”
三季度公募機構悄然在半導體周期底部,提前對多只半導體個股進行較大規模增配。從Q3基金持倉變動來看,中微公司獲增持2300萬股,晶和集成獲基金增持1072萬股,中芯國際獲增持8478萬股,瀾起科技獲增持4975萬股。從QFII對科創板公司的最新持倉情況來看,今年第三季度,持股數量前10的個股分別為珠海冠宇、東威科技、迪哲醫藥-U、生益電子、中控技術、大全能源、納微科技、盟升電子、艾力斯、容百科技,所屬申萬二級行業有電池、專用設備、化學制藥、光伏設備等。
易方達基金發布公告表示,將于近日運用固有資金2億元投資旗下寬基ETF產品——易方達滬深3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業內人士認為,頭部公募在此時重金投入對大盤寬基ETF的自購或凸顯對市場底部信號的確認。值得一提的是,滬深300指數自2021年2月份見頂以來,整體震蕩調整的時間達到2年零8個月,最大回撤達到40%,調整的時間和空間在歷史上均比較罕見。
機構觀點
中原證券:增發萬億國債穩經濟,市場預期逐步轉暖
中原證券指出,經濟呈現向好的態勢,工業企業盈利持續改善,財政政策力度加大,支出速度加快,中央增發一萬億特別國債。資本市場IPO融資明顯下降,中央匯金公司多次買入ETF基金,多家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在市場處再度處于低位時,推動市場企穩的積極因素越來越多,市場有望逐步轉暖。建議關注建材、食品飲料、養殖、證券、電子等行業。
東莞證券:電子行業復蘇明顯,景氣度逐步回升
東莞證券研報指出,電子行業Q3環比復蘇明顯,景氣度逐步回升。從電子行業已披露三季報企業的業績來看,受行業景氣度影響,行業內企業2023Q3業績分化較為明顯,其中消費電子、IC設計、存儲等細分板塊景氣度仍在低位徘徊,但環比Q3已實現明顯改善,板塊正逐步復蘇。
華泰證券:國內宏觀經濟以及A股企業盈利改善的信號正愈發清晰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當前國內宏觀經濟以及A股企業盈利改善的信號正愈發清晰,同時國內政策力度、中美關系等前期壓力點也出現了積極邊際變化,投資者對中長期基本面過于悲觀的定價或將在短期得到修正,潛在風險點在于美債利率進一步沖高。配置上,剩余流動性回落+盈利視角切換指向業績困境反轉品種仍是重點。中報業績跌幅較深的品種中,篩選順周期供給壓力不大,成長類先行指標改善,且籌碼壓力不大的方向。推薦電子/醫藥/機床/建材/滌綸/稀土磁材/小家電。中美庫存周期及中美經貿關系邊際向好,建議關注出口鏈。
廣發證券:A股三季報與基金三季報共同指向了階段性的配置線索
廣發證券研報表示,A股三季報與基金三季報共同指向了階段性的配置線索。1.基金三季報,新能源配置高位消化近半、醫藥(剔除產業基金)自低位加倉、食品飲料仍在上升且依然超配幅度最高。“低估值+困境反轉”依然是最主要的配置思路,估值所處分位數較低、且潛在受益于政策壓制緩和或經濟修復的反轉行業普遍迎來加倉:銀行非銀、建材鋼鐵、醫藥、家電、紡服、消費電子等。2.截至10月28日A股三季報披露率超七成,已披露公司大致確認中報“盈利底”,連續2個季度盈利加速的行業:TMT中的光學光電子、元件、半導體、廣告營銷,可選消費中的旅游景區、化妝品、航空機場、乘用車、化學制藥,中游周期中的電力、建材、化工、貴金屬,結合行業自由現金流框架,建議繼續關注“出清期的需求改善”及“回升期的毛利修復”。
華福證券:A股進入長期價值配置窗口期
華福證券表示,A股市場迎來反彈。但本輪市場復蘇的節奏似乎慢與經濟復蘇節奏。我們搭建的以300指數為核心和的股債收益差模型顯示,當下對經濟的悲觀預期已維持較長時間。因此,我們認為當下權益市場的配置性價比較高,隨著經濟向上帶動預期的逐步修正,A股正式進入長期價值配置窗口期在板塊配置上,當前市場屬于底部強力反彈,順周期、消費、成長、新能源、半導體等皆有機會。
中金公司:A股市場現積極變化,關注3條配置思路
中金公司發文稱,市場顯現積極變化,預期有望逐步改善,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1)匯金持續增持有助于扭轉資金面負反饋;2)特別國債發行超出市場預期,投資者對穩增長政策關注度進一步抬升;3)估值風險已得到較多釋放,流動性獲得支持;4)中美高層互動增多。綜合來看,我們認為在當前積極因素不斷累積的背景下,市場預期有望逐步改善,對于后續表現不必悲觀,市場下行空間十分有限,市場當前機會大于風險,四季度建議多關注階段性及結構性機會。行業方面,溫和復蘇環境下關注基本面先行改善行業,建議關注三條配置思路:1)受益于政策邊際變化、基本面修復空間和彈性比較大的基建鏈條相關行業;弱復蘇環境下需求有望邊際好轉、庫存和產能等供給格局改善,具備較強業績彈性的領域值得關注,如白酒、白色家電等。2)與國內宏觀關聯度不高、股息率高且具備優質現金流的領域,尤其是受益國企估值重塑的油氣和電信央企。3)順應新技術、新趨勢且存在產業催化的科技成長細分領域,例如通信、半導體等TMT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