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安全邊際才是足夠的?!
很多信奉價值投資的朋友都知道買進股票時要有安全邊際,安全邊際是價值投資的基石——沒有安全邊際就沒有一切! 問題是:對個人來說,多大的安全邊際才是足夠的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回到價值投資的最本質追求——我們未來的財務命運取決與我們所投資的公司未來的命運!也就是說,遵循價值投資,我們對長期復利回報率的追求應該與國家在未來20年、30年角度看,那些最優秀行列的公司的成長率相匹配,我個人的看法是,長期復利回報率以超越國家GDP增長平臺上15%~26%為宜!(目前,很多人很狂妄,認為巴菲特長期復利率為23%左右實在拿不出手,其實他們根本不明白,老巴是在怎樣的GDP增長平臺上取得這個成績的!) 如果我們樂于接受高于GDP增長平臺15%~26%的長期復利回報率的目標,那么,確定怎樣的安全邊際為足夠就有了策略分析的終極根據! 一般而言,在一個國家里,從長期看保持優秀的公司,必然是那些20年、30年領先GDP增長15%~26%成長的企業!而價值投資的精髓就是以有足夠安全邊際的價格介入這些優秀企業,介入之后無論市場或國家經濟是否暫時陷入蕭條都長期持有!這樣從長期看,我們就可以毫不費力地實現財務自由,生活富足!——這正是價值投資的魅力所在! 問題又出來了!我們現在作出了選擇,如果這些被選中的公司20年、30年后仍然優秀,那我們當然實現了財務自由,這十分容易理解,可是,如果到時候它們變得很平庸呢?!我們豈不是哭都沒眼淚?! 這樣的擔心才是真正理性的思考!因為未來20年、30年中一定會出現很多我們目前無法預測的意外!假設我們對自己的資金采用適當分散的投資策略,例如原始資金均分為10份!用來購買自己看好未來20年、30年后仍然優秀的公司!這會涉及一個必須自己回答的問題!即到時候,你目前選擇的10個公司將來真正有多少個公司的的確確仍然優秀呢?!回答將會有多種,比方說: (1)如果你相信自己選擇的10個公司在未來20年、30年后,全部都仍然非常優秀,那么,你當然可以用相當于當前內在價值的價格買進,這樣也可以實現自己投資的長期復利率達到這些優秀企業的成長率!——但是,如果有人居然會認為自己100%正確,我個人絕不會認為他是神,我認為他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瘋子或居心叵測的騙子! (2)如果你確定自己目前的選擇能力達到10個中有8個在未來仍將很優秀,那么,你可以用相當于當前內在價值的80%的價格買進,這樣也可以實現自己投資的長期復利率達到那些優秀企業的成長率!(而且在整個投資過程中你不需要賣掉那2個錯誤選擇也能達到投資的最終目標!)我個人認為,巴菲特的能力在這個范圍之內,所以巴老說的以合理價格買進優秀企業長期持有,這個合理價格應該是當前內在價值的8折!——如果有人認為他的能力象巴菲特一樣卓越甚至超過巴菲特,那么選擇8折的安全邊際就足夠了! (3)相應的,如果你確定自己目前的選擇能力達到10個中有6個未來仍將很優秀,那么,你可以用相當于當前內在價值的60%的價格買進優秀公司,這樣就可以實現自己投資的長期復利率達到那些優秀企業的成長率!(而且在整個投資過程中你不需要賣掉那4個錯誤選擇也能達到投資目標!) (4)我個人很低調地看待自己的能力,我私下承認自己的判斷準確率也許只能達到10個對4個公司而已,那樣一來,我必須用相當于當前內在價值的40%的價格買進優秀公司,這樣才能夠實現我自己投資的長期復利率達到那些優秀企業的成長率!(而且在整個投資過程中我并不需要賣掉那6個錯誤選擇也能達到投資目標!)其實,大家現在應該明白,這就是巴菲特所說的:用4毛錢買進能夠以合理速度增長的1塊錢!我覺得自己經過努力學習,是完全可以達到這樣的判斷準確度的!而且任何智商正常的人經過努力學習都可以! (5)如果有人說,假如自己在10個選擇中也不能對4個!那么應該怎么辦呢?!我的回答是:去學習,等到你的能力確實可以達到至少10個選擇對4個以上時,再來投資也不遲!——一個沒有讀過書的人想通過正規考試上北京大學深造,我想除了努力學習之外,沒有可以讓大家接受的合法途徑了!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對每個人來說,多大的安全邊際為足夠是因人而異的,根據個人的能力、對未來判斷的準確率來評估的,絕對沒有一條統一的線符合不同人的實際情況! 如果自己經過正確評估自身的能力,感到自己的判斷只有40%的準確率,那么,只要你以相對于當前內在價值4折的價格買進自認為將會持續優秀的公司,那么長期看,你將能實現整體資金回報相當于最優秀企業的總回報;相應的,如果感到自己的判斷只有50%、60%、70%或80%的準確率,那么,只要相對于當前內在價值5折、6折、7折或8折的價格買進自認為將持續優秀的公司,長期看,也將能實現整體資金回報相當于最優秀企業的總回報; 當然,由于并不是所有的優秀企業都有可能低估很多從而滿足所有人的買進期待(有些優秀公司跌到到8折就漲回去、有些到7折就漲回頭、有些會到6折、5折、4折等等,可以想見,要求折扣越大,市場提供的選擇品種和機會越少!),所以,對判斷準確率越高的朋友來說,達到投資目標的選擇機會就會越多,所以,并不是說以4折買進為足夠安全邊際的人會比以6折作為足夠安全邊際的人更有利!——因為如果能力足夠,判斷準確率高,6折買進的人可以選擇的投資機會要比4折才能買進的人機會多得多,由于投資機會選擇多寡的差異,絕不能說從長期看4折買進的朋友比6折買進的朋友回報更好!一般而言,真實的情況是,由于能力和水平更高,那些以6折為足夠安全邊際的朋友的總回報是高于那些以4折為足夠安全邊際的朋友! 由此,無論我們自己目前對自己能力的評價怎樣,我們都必須持續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使判斷準確率持續得到提高,這樣我們才能看到很多要很低折扣為足夠安全邊際的朋友看不到的機會,也才能在長期中使自己勝出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說一句題外話,有人也許說,判斷的準確率按凱利模式應該是用來確定資金投入比例來確保投資的最大回報的,我個人不反對凱利模式在套利上的理論正確性,但價值投資不是套利,價值投資最終是為了確保每個能力不同但已達到一定高度的朋友,可以通過一定的有效策略,能夠在長期中確保本金安全的前提下,取得最優秀企業的長期總回報——這個策略就是要求:投資在買進時一定要有足夠的安全邊際與自身的實際能力相匹配! |